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葯被炒到一顆1萬元!「神葯」也不能亂當保健品

最近兩年,每到節氣,各路養生專家都在建議:「安宮牛黃丸可於各類節氣前一天、當天、後一天,每天1粒嚼服或溫水化開送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不少藥店工作人員,也推薦將其作為預防用藥按節氣服用。

很多老年患者互相攀比,讓子女給自己買安宮牛黃丸,有的甚至每月一丸,當保健品吃。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大名鼎鼎的神葯,是不是可以沒事兒來兩丸,清新頭腦,暢通血管,預防腦梗心梗。

1993年前生產的安宮牛黃丸被炒到了一顆1萬元

1大名鼎鼎的安宮牛黃丸

先來說說安宮牛黃丸的來歷吧。這個葯是清朝名醫吳鞠通先生創製的,記錄在醫學經典《溫病條辨》中。由吳先生在一次瘟疫大爆發的時候,根據牛黃清心丸改製而成。

安宮牛黃丸這個名字也不是隨便叫的:「宮」,指宮殿,君王居住在其中。而在人體,心臟就是「君主之官」,那心包則可被喻「宮」。「安宮」一詞即是解釋了此葯的適用範圍——熱入心包。而牛黃作為君葯,有清心豁痰,開竅醒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安宮牛黃丸

源於我國經典醫書《溫病條辨》,與紫雪丹、至寶丹一起,合稱為「中醫溫病涼開三寶」。

安宮是「涼開三寶」之首,由牛黃、犀角、鬱金、麝香、珍珠、桅子、黃連、黃芩、硃砂、雄黃、冰片等中藥材組成,以蜂蜜蠟封、金箔包裹而成大蜜丸,屬中醫急救藥。

現代臨床上將其作為治療高熱驚厥、腦卒中及昏迷的要葯。

安宮牛黃丸之所以為公眾所熟知,主要是曾有報導稱,該葯可令腦病患者「起死回生」。而且網路上關於安宮造就的「生命奇蹟」故事,不在少數。

1976年,在唐山大地震中,盧桂蘭女士被壓在廢墟下受傷,高熱昏迷幾天,在服用2顆安宮牛黃丸後,奇蹟般的退燒了。

2002年,香港鳳凰衛視原主持人瀏海若,在英國遭遇嚴重車禍深度昏迷,宣武醫院醫生採用中西醫結合療法,給瀏海若喂服了安宮牛黃丸。隨後她恢復意識,逐漸康復。

安宮牛黃丸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作用,是涼開的代表方劑,在中醫治療高熱的藥物界,享有極高的江湖地位,為「溫病三寶」,即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之首。

其實上述三者選用也頗有講究:

? 安宮牛黃丸適用於那些高燒不止、神志昏迷,「稀裡糊塗」的患者;

? 紫雪丹適用於伴熱驚厥、手腳抽搐,經常發出乒乒乓乓聲響的高熱、煩躁甚至昏迷的患者;

? 而至寶丹因為藥方採用了許多芳香開竅的藥材,因此對於昏迷深重伴發熱痰盛,表現得不聲不響的患者更為適用。

2雖是好葯但要辨證使用

安宮牛黃丸功效為清熱解毒,豁痰開竅。主治邪熱內陷心包證。症見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口乾舌燥,或舌謇肢厥,舌紅或絳,脈數。亦治中風昏迷,小兒驚厥屬邪熱內閉者。

其中,主葯牛黃通心主之神,可清心、化痰、鎮驚,治療溫邪傳入心包後,高熱神昏譫語,中風痰迷,驚癇痙攣。輔以黃芩、黃連、梔子,更增苦寒清熱之功。

另外方中有四味有香氣的藥物:鬱金行氣解鬱,清心涼血;梅片為冰片中的上品,善解鬱火,可開竅醒神;雄黃為有香氣的礦物質,可解毒避穢;麝香是「血肉有情之品」,為動物葯中有香氣的藥物,可避穢化濁,尤善走竄通閉。

因此可以看出,安宮牛黃丸的特點為,最顯著的兩個功效,一為通竅醒神,二為清熱解毒。

所以適用於熱閉證如果是寒閉證或者脫證而誤用安宮牛黃丸,不但無效,還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現生命危險。

一個正常的老年人,頭腦清醒,也沒有熱陷心包、神昏譫語,好好的吃這麼寒涼和走竄的葯,我不說,你們自己想想,覺得合適嗎?

萬一是體質陰寒或者氣虛之人,那真的是雪上加霜了。而且即使是熱證,要是濕熱之證,而且未到熱陷心包的地步,用後也會加重病情。

1993年前生產的安宮牛黃丸竟然被炒到了一顆1萬元的天價。是因為1993年前生產的安宮牛黃丸,裡面用的都是天然牛黃、犀角和麝香,是珍稀的中藥,價格昂貴。

但在後來國家頒布了相關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後,犀角被禁用了,取而代之的是水牛角,除了極個別廠家(如北京同仁堂)可以用天然牛黃和天然麝香外,大部分廠家全用的是人工替代品。價格雖然親民了很多,但是在療效方面,確實略遜一籌。

現在安宮牛黃丸已經成了普通家庭都可以負擔的中藥,療效也很顯著。目前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可用於治療中風昏迷,高燒抽搐,腦梗死,癲狂證,肺性腦病,肝性腦病,感染性高熱,高血壓,脂肪栓塞綜合征,晚期肺癌痰熱壅肺證,藥物中毒性腦病,重症肝炎,流行性乙型腦炎,慢性腎衰,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性髓性白血病等等(《心腦血管疾病用藥》)。

對證用藥後,可極大縮短療程,提高治癒率,減少後遺症,降低併發症和死亡率。因此,它能成為《溫病條辨》中名聲最大的葯,靠的是實力。

用時,一定要仔細辨證。寒證、脫證嚴格禁用。孕婦忌用,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並且由於方中藥物寒涼走竄,因此當中病即止,切不可久服、過服。

當作日常保健服用,那就更加萬萬不可了。

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中醫的瑰寶,我們要珍惜也要學會使用。濫用、誤用都是對這些寶藏的褻瀆——中醫藥之所以總是被罵,就是源於此。

好好用藥,用對葯,就是我們這些凡人能對中醫的傳承做的最好的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