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普洱茶從2000到2018年就坐了兩環過山車,這20年它到底經歷了什麼

近20年來,普洱茶的發展,前後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從2000年開始說起,第一個階段從2000年到2007年,2007年到2014年為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從2014年到現在,也就是2019年。這三個階段分別反應了普洱茶發展的不同層次。

閩南吃茶人

由於普洱茶的特殊功能,它可以消食、去油、解膩。在1949年建國以前,雲南的民眾都是喝普洱茶;在1949年以後,普洱茶主要以內銷和外銷為主,外銷渠道主要是通過香港的轉運站,再銷往東南亞的各個國家去。主要的市場包括泰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在1988年以後,台灣也成為一個主要的消費市場。但是,內地民眾實際上是不消費普洱茶的。

普洱茶的消費習慣,主要是跟生活條件、生活水準有強烈相關性的。因為普洱茶刮油、降脂、去油膩的效果很明顯,在計劃經濟時代,物質匱乏,人們的生活水準普遍偏低,很少能吃上肉的,買肉都需要憑肉票購買,也不是想買就能買的。在那個年代,本來肉的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本來就不足,身體本來就缺乏這類營養物質。這是如果再去喝這種消食解膩的茶葉,那是非常不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沒有需求。當時不僅僅是普洱茶,湖南的黑茶也一樣沒有市場需求。因此,普洱茶和黑茶,只有在餐餐吃肉的地方會有需求,那就是祖國的邊疆牧民地區。牧民們整天吃著牛羊肉,他們就需要這種刮油的茶葉。

閩南吃茶人

到了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首先80年代全國各地開始流行的是不發酵的綠茶,龍井和碧螺春之類的;後面開始慢慢過渡到半發酵茶,就是安溪的鐵觀音。鐵觀音整整流行了大約20年之後,到了2000年左右開始輪到後發酵茶普洱茶上場了,逐步流行開來。所以2000年是普洱茶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時間節點。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收入水準大幅度提高,物質生活水準也發展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百姓的飲食結構也隨著發生變化,開始出現營養過剩的狀態,普洱茶的用武之地就又凸顯了。如果仍然是處於吃肉要憑肉票的年代,百姓是不可能曬青的普洱茶的。

時間來到2005年上半年,那時候在一些公司、政府機關部門、百姓家裡,甚至是在茶館裡,都很少能見到普洱茶的身影。在2005年4月普洱茶馬幫進京之後,普洱茶這個概念就開始深入人心,全國市場開始火熱起來。這其實是一種社會現象。

閩南吃茶人

為什麼今天有這麼多茶友喜歡普洱茶?經濟發展以後,老百姓手裡有錢了,又聽說普洱茶有收藏價值,能增值,就紛紛關注起普洱茶來,並投入到其中去。記得在2003年左右,有個喜歡收藏字畫的人,也開始收藏普洱茶,當時還沒有老茶這個概念,老茶賣得很便宜。在當時,老茶其實意味著是過期食品,根本沒人要,賣不上價錢。當時要是買90年代的老茶,像7581這樣的老茶數量很多,幾塊錢一磚,還不好賣,餅茶也是。要是當時是現在的價格,那老闆得發瘋。當時的老茶收藏者,算是很小眾的人群,流通的範圍也非常有限,就算是在昆明,也是這種情況。

普洱茶市場的爆發,是在2005年以後,在普洱茶的中心--昆明爆發。當時的昆明根本不算什麼大城市,雲南幾乎所有做生意的人,所有手上有錢的人,都把全部的資金投入到普洱茶產業中,不管原先是做什麼行業,都進入到了普洱茶中。整個雲南省傾其所有人力,物力,財力炒作普洱茶,其爆發性近乎瘋狂,同時,危機也在悄悄醞釀中。市場炒作火爆以後,普洱茶的年產量從原先的2萬噸,到2007年猛漲到10萬噸左右,而且品質難以保證。然而,實際的消費者沒有這麼多,產品的質量也跟不上去,就在2007年下半年崩盤了,哀鴻遍野。

閩南吃茶人

普洱茶,從2000年開始登陸內地各個茶葉市場以後,內地各市場開始出現普洱茶的專賣店,但是其銷量和熱度並不高。從2003年開始,內地的普洱茶市場,就開始有起色了,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到了2005年,市場經歷了爆發性的快速增長,一直到2007年登頂,最後在下半年轟然崩塌,僅剩一地雞毛。

實際上,普洱茶比較健康,正常,以及更大的成長性出現在2008年到剛剛過去的2018年,這10年期間。2008年是自2005年市場非理性爆發後,以致後來2007年崩盤後的一個缺貨期,或者說是下跌。因此2008年可以說是普洱茶的谷底,然後開始逐步恢復元氣,開始再一次的增長曆程。之後,人們開始重新理性地認識和科學品飲普洱茶,真正進入了品飲階段,2007年之前主要是沖著投資增值去看待普洱茶的。

閩南吃茶人

2008年以後,「古樹茶」這一概念開始流行起來。古樹茶的出現,實際上是普洱茶品質得到長足提高的一個標誌。2008年以前,也有一部分茶場在做「野生茶」「荒野茶」,這其實是今天古樹茶的概念,而大範圍推廣和運營古樹茶的概念,是在2008年以後。人們開始發現和意識到,普洱茶存放以後普遍會更醇和一點,更好喝。類似白酒的道理,很多人不喝新酒,而是喝老酒,普洱茶在這一點上,確實跟白酒是一個道理,也具備越存越香這一特點。普洱茶產業從2008年後開始逐漸復甦。在2008年到2010年這3年間,普洱茶處於底部積蓄力量的時期,其間很多茶廠紛紛破產,重組,也就是行業內洗牌階段。這是普洱茶在內地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閩南吃茶人

到了2012年,普洱茶市場又開始細分了。古樹茶又從原先的山頭區分,細分到按各個村寨區分。例如現在知名度很高的薄荷塘、颳風寨、白沙河、龍家坡等,都是從這一年開始細分的。

來到2014年,普洱茶從產業上,又經歷了第二個峰值,隨之又衰退。產業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普洱茶達到又一個峰值後,但又下跌。這次崩塌是炒作茶葉的品牌崩塌,一些品質和口碑好的茶廠和品牌反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行業的大品牌是一個產業的整體反應,大品牌茶廠如果表現如何,其實是反應了行業的發展趨勢。普洱茶行業的發展到2018年,呈現的是一個整體下滑的狀態。由於一些特殊事件性的影響,比方說黃曲霉素疑雲事件。方舟子這個事件拋出以後,早就有人駁斥過,這是一個偽命題,不值一提。但是,業內對這個問題的回應存在問題,當它愈演愈烈的時候,就有很多茶友開始跟著質疑和擔心,普洱茶是否真的存在黃曲霉素?這就對產業的發展造成了阻礙。

閩南吃茶人

本文簡要地梳理了近20多年來,普洱茶的發展歷程。為茶葉愛好者提供了準確客觀的認知;對從業者來說,以史為鑒,它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未來的發展道路。雖說有諸多的負面事件,阻礙了普洱茶的正常發展,但是小編仍然很看好普洱茶的明天,而且相信,普洱茶不出10年,它一定會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單一的、獨立的特色茶葉品類。

?關於以上問題,茶友們如果有任何疑問,或者不同的見解需要探討,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或者點關注直接私信小編一起探討和學習。我是「閩南吃茶人」,歡迎關注,下期內容更精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