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白普洱熟茶入門知識,這篇最全最靠譜

剛入普洱熟茶廟門,看這篇就夠了。

普洱熟茶,是以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渥堆發酵(與普洱生茶最大的工藝差別在於此)等工藝加工而成的茶。

1975年,渥堆技術研發成功,標誌著普洱熟茶的誕生。所以假如有人給你推銷他的熟茶是此年份之前就生產了,那不用細問,此茶有問題。

起初,渥堆發酵技術是為了解決普洱生茶陳化時間過長(往往幾年或十幾年)的問題,以達快速飲用普洱茶的目的,所以有人會稱老生茶和熟茶的味道相似,但後來事實證明,熟茶和老生茶的口感還是有巨大差異,各有特色。

簡單來說,熟茶渥堆是利用微生物對茶進行發酵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控制濕度、水分和溫度是技術的關鍵。技術不成熟的茶廠很容易在這個過程毀掉茶葉。

在此期間,茶葉內部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鹼等物質逐漸轉化,如氧化酶引致兒茶素氧化聚合,進而轉化為茶黃素、茶紅素等有色物質,這是茶湯轉紅的原因。

雲南的西雙版納、下關、臨滄、普洱等地。

老茶頭:渥堆過程中茶葉會分泌果膠,其粘稠性會把茶葉粘在一起,變成一團一團的疙瘩,一般來說,老茶頭茶湯更濃厚,更加耐泡,有的老茶頭沖泡後不會散開,還會粘稠在一起。

拚配:簡單地說,將不同樹種原料、工藝、年份的茶混在一起。但這個混不是亂混,而是叫拚,像炒菜一樣,好的師傅掌握不同食材的比例成就一道美食,普洱茶的拚配有異曲同工之妙。

撒面:為了使壓製成不同形狀的茶的賣相,更漂亮,有的茶商在表面上撒上一層等級較高的茶葉原料,使之外觀條索顯得漂亮,而內中卻有可能使用低等級的茶葉為原料。所以有的廠家會在包裝上標註,產品內外是一口料。

堆味:大多數熟茶是數噸至數十噸茶葉堆放在一起發酵,時間也長達十幾天或者更長,因此新製茶品帶有明顯的渥堆味,此味是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衍生出的一種味。技術過硬的茶廠會有效降低這種堆味,而技術差的廠甚至有可能把茶做壞。

倉味:普洱茶(生普和熟普)生產完成後,大多數需要放置於倉庫陳化,因此當你喝這種茶時,如果不提前做相應的處理(比如醒茶),那麼可能會在茶湯中喝到倉味。

土味:以前普洱熟茶生產的衛生意識不高,衛生條件不好,這就可能造成茶葉會有一股泥土味,但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很少了。

值得提及的是,由於市場規模的驅動,如今熟茶的發酵方式更加多元,產生了小堆發酵、古樹茶發酵、離地發酵、木箱發酵、微生物發酵等,目的就是解決新生產的熟普適口性的問題,目前這些熟普在味道上有很大的競爭力。

在茶葉還是統購統銷的年代,普洱熟茶出現過幾款產量最大的經典茶葉,猛海茶廠的7572、下關茶廠的7663(銷法沱)、昆明茶廠的7581。這些數字,前兩位表示配方年份,比如75表示1975年的配方;第三位表示原料級別;最後一位數為生產的茶廠名的代號(1為昆明茶廠、2為猛海茶廠、3為下關茶廠、4為普洱茶廠)。這些屬於普洱熟茶的歷史,感興趣的茶友可以諮詢小貝了解詳情。

前面簡要提到,由於市場的驅動,近年來普洱熟茶整體生產水準得到不錯的發展。特別是針對發酵這個關鍵工序有了多元的發展,普洱熟茶不再是低端原料的代名詞,近十幾年,一些廠家開始以古樹、大樹為樹種,採摘等級較高的原料來做熟茶。

與普洱生茶不同,普洱熟茶的出現即是為了即可品飲,所以雖然它的陳化價值相對有限,但卻在性價比上取得了優勢。目前來說,你花200元左右,就可以在市場上買到品質不錯的餅茶(357克/餅)。

而且,隨著產品的不同風格而出現了輕發酵重發酵等概念,所謂輕發酵,即表示發酵程度較輕,體現在茶湯層面,湯色相比重發酵要淡。不過,它們之前沒有好壞之分,只是風格差異,各有特色。

茶葉不是藥品,任何的過度宣傳都有欺騙的嫌疑,但是作為一個健康飲品,它確實有保健效果,屬於我們常說的食療範圍,而且不同茶類側重不同。

相關動物科學實驗證明:普洱熟茶可以消食解膩,有降低高血脂、血糖和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心血管發病風險等作用。

買茶葉一直是茶友比較頭疼的事情,因為不管哪個茶類,都存在標準不明、質量魚龍混雜的現象。儘管如此,買茶還是有跡可循,以降低受騙風險。比如,問、聞、看、品,這是買茶的基本步驟:問茶葉背景;聞乾茶、茶湯;看乾茶、湯色、看葉底;品茶湯。

一般來說,熟茶色澤以黑褐,棕褐、褐紅色為正常,但輕發酵茶會有不同;發酵條形肥壯緊結、重實的為好;色澤的深淺是否均勻一致,以色澤褐紅、均勻一致為好。

發酵度高的熟茶湯色明亮、紅濃,呈紅褐色,輕發酵的茶透亮;熟茶應該具備「香、甜、醇、厚、滑」這五個特點;無雜味,不酸、不燥就是好熟茶的標準底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