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排寒好時機,你抓住了嗎?

中醫講究冬病夏治,對於冬天落下的病根,體內寒氣較重等,可以在三伏天兒進行改善,即通過以熱驅寒的方式,將體內的濕寒之氣逼出體外。

一、為什麼選擇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排寒?

三伏天是自然界和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也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中醫養生的一個原則就是順應自然,夏季該熱就熱。

在機體陽氣最旺時,一味用寒涼之品加以抵抗,勢必會耗傷人體陽氣,損害機體的脾胃功能。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三伏天的時候出汗多,怕熱,但一吃西瓜或者冰鎮食物就拉肚子的原因。

二、夏季養生,防暑仍排第一位。

有研究顯示,當環境溫度達到32℃以上,空氣濕度40%以上時,人就容易中暑。所以,三伏天裡,防暑仍是第一位。

但這並不代表夏季不需要防寒。為什麼呢?

現在大部分人長期吹空調,導致毛孔受寒後關閉,內熱透不出,容易中陰暑,應盡量避免長時間吹空調。

一旦發生體表感受風寒,而體內又有內熱的情況,既不能單吃寒涼食物清內熱,也不能單吃辛溫食物解表寒,建議進行刮痧、拔罐,以恢復毛孔正常開闔功能,將內熱透出來。

此外,三伏天也應經常開窗透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三、傳統的「夏季養生」方法,真的適合所有人?

在夏季養生的方法中,多喝熱水、薑棗茶、艾灸已經被人們運用到極致,但其實,再好的方法也因人而異。

中醫養生也要講究辨證論治,三因製宜。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整體,每個人體質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虛寒體質,或慢性支氣管炎、小兒反覆感冒咳嗽、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等「冬病」患者,三伏天也應該喝熱水,薑棗茶。

但對於陽盛有內熱體質的人,三伏天喝熱水、薑棗茶,無疑是火上加火,反而容易加重內火而患口腔潰瘍、便秘、失眠等疾病。

四、三伏天應該如何祛濕排毒?

現在很多會養生的人都喜歡在三伏天曬背。不要小看曬背這個習慣,背部分布著很多的穴位,也有很多經絡的存在。

如果感覺到自己背部發冷的話,說明體內的濕氣和寒氣較重,一定要注意祛濕排寒。而三伏天正是一個以熱驅寒的好時機。

將背部裸露在陽光之下,讓熱流傳遍全身,調整自己的體溫,疏通經絡的同時,也能讓體內的血液循環、氣血運行得更加通暢,這樣人體的新陳代謝才能跟得上,排毒的能力也會更強。

最重要的是,曬背可以將體內的濕氣給逼出去,濕氣少了,便秘的情況緩解了,身體內的毒素和垃圾就能更快的被排出體外了。

不過三伏天曬背是講究時間的。

最好在早上十點之前或者是下午四點之後,這樣才能避免曬傷皮膚,減少中暑的可能性。

中老年人每天曬背不要超過一小時,年輕人可以適當多曬一會兒,兩小時是最多了。

曬背之前也要做好防曬工作,塗好防曬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