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藥一》複習知識點:第八章 常用中藥的鑒定

2019年執業藥師備考複習已經入高峰期,《中藥一》考點覆蓋面積增大,小編整理好了《中藥一》各章節考點和重點。希望大家認真複習~

第八章 常用中藥的鑒定

1.根及根莖類中藥

(1)掌握來源產地、科屬及入葯部位。

(2)掌握特殊構造及專有名詞。

如狗脊「殘留金黃色茸毛」、綿馬貫眾「斷面5~13個黃白色維管束」、大黃「星點」、何首烏「雲錦花紋」、銀柴胡「砂眼」、黃連「過橋」、防風「蚯蚓頭」、板藍根、桔梗、黃芪、甘草「金井玉欄」「菊花心」的包括等、「車輪紋」防己、黨參「獅子盤頭」「豆豉尾」、「雲頭」白朮、紫草「層片狀、易剝落」、川貝「觀音合掌」「懷中抱月」「馬牙嘴」、三七「銅皮鐵骨」、「紅小辮」「鸚哥嘴」天麻等;

2.莖木類中藥

(1)掌握來源產地、科屬及入葯部位。

(2)掌握特殊構造,如雞血藤的偏心型同心環,蘇木的理化反應;不同石斛的性狀特徵。

3.皮類中藥

(1)掌握來源產地、科屬及入葯部位。

(2)桑白皮「撕裂有粉塵飛揚」、厚樸「發汗」、杜仲「斷面橡膠絲相連」、牡丹皮特殊氣味、香加皮與地骨皮性狀鑒別;

4.葉類中藥

(1)掌握來源產地、科屬。

(2)側柏葉、淫羊藿、紫蘇葉、艾葉、番瀉葉、枇杷葉的鑒別特徵。

5.花類中藥

(1)掌握來源產地、科屬。

(2)辛夷「毛筆頭」、丁香「研棒狀」、款冬花「撕開有白色茸毛」、洋金花「喇叭狀」、紅花及西紅花的產地及入葯部位。

6.果實及種子類中藥

(1)掌握來源產地、科屬及入葯部位。

(2)掌握形狀特徵及特殊構造:地膚子「五角星形」、五味子「白霜」、葶藶子「黏性較強」、苦杏仁與桃仁性狀鑒別、金櫻子「毛刺及脫落後殘基」、沙苑子「豆腥味」、決明子「兩端平行」、補骨脂「黑色腎形、表面有細微網狀紋理」、吳茱萸「五角狀扁球形」、巴豆「一般具三棱」、酸棗仁「一面平坦、中間有1條隆起線紋,另一面隆起」、小茴香「雙懸果、縱棱5條」、蛇床子「雙懸果」、連翹「子翹、老翹」的特徵、馬錢子「紐扣狀、灰綠色絹狀茸毛」、檳榔「大理石樣花紋」。

7.全草類中藥:麻黃的來源及特徵;金錢草對光檢視有黑色線紋;魚腥草特殊氣味;唇形科植物的共性特徵。

8.藻、菌、地衣類中藥:茯苓、豬苓性狀鑒別;冬蟲夏草蟲體和子座的性狀特徵。

9.樹脂類中藥:乳香、沒藥、血竭來源。

10.其他類中藥:海金沙火燒爆鳴聲;青黛來源;五倍子來源;

11.常用動物類中藥的鑒別:「方勝紋、連珠斑」蘄蛇;「劍脊」烏梢蛇;鹿茸不同分枝的稱呼;「通天眼」羚羊角;「斷面U型紋」僵蠶;「層片狀」桑螵蛸等。

12.常用礦物類中藥的鑒別:化學成分。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