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貿易摩擦令美產汽車擔憂:每輛增加約190美元成本

從5月5日美國總統川普發推,到5月13日中國600億美元反製,中美貿易摩擦的劇情並未結束。繼美東時間13日開盤後的暴跌之後,美東時間5月14日收盤,美股出現回彈。受此影響,美股汽車板塊股價也仍在波動中。

美東時間5月13日,美國貿易代表(USTR)辦公室發布公告,將就約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征求意見並舉行公開聽證會,並且在附件中公布了一份涵蓋3805種產品的征稅清單。在這份清單中,汽車懸掛鋼鐵材料、電動汽車專用鋰離子電池、汽車專用錄音機、車輛儀表盤時鐘、雪地行走專用車等多項內容均被囊括在內。

有分析認為,中美貿易的不確定性,將給美產汽車以及零組件行業帶來隱憂。

如意算盤能打響嗎?

按照美國總統川普為加征關稅描繪出的願景,似乎中國將為關稅買單,而美國則是加征關稅的受益方:“這些巨額資金將直接到美國財政部。”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顯然“不敢苟同”。5月12日,庫德洛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任何從中國購買商品所附加的關稅,事實上是由美國公司在買單。而且如果這些公司把上漲的成本傳遞到商品的售價上,那麽美國消費者最終將為此買單。”

公開資料顯示,除通用、福特、特斯拉等美國本土車企之外,寶馬X5等SUV車型的主要產地是寶馬位於南卡羅萊納州斯帕坦堡的工廠;進口奔馳GLE、GLS則主要是在美國位於阿拉巴馬州的Vance工廠生產。

“對中國汽車部件徵收更高的進口關稅,將令在美生產的汽車平均每輛增加約190美元成本。”密歇根州安娜堡汽車研究中心的克里斯汀稱,一些美國汽車商想把供應至美國的零組件製造地從中國移往其他地方,卻發現沒有一個地方具備中國這樣強大的產能規模。

5月13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稱,自2019年6月1日0時起,對已實施加征關稅的600億美元清單美國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關稅稅率,分別實施25%、20%或10%加征關稅。對之前加征5%關稅的稅目商品,仍繼續加征5%關稅。從加征關稅的文件來看,加征關稅的商品不涉及美產進口車。

有分析認為,雖然中國市場為美產車開了關稅“綠燈”,但美國的關稅加征政策仍然使美產車壓力山大。在當今全球化的汽車工業中,如果汽車製造商要想盈利,就必須讓工廠更靠近客戶,因此,中美貿易摩擦或會促使更多車企在中國市場建廠。

汽車零組件隱憂

有不少人認為,中國貿易摩擦開始後,最值得擔心的是汽車零組件的進出口問題。目前,中美汽車貿易的主要進出口仍以汽車部件為主。數據顯示,我國汽車零組件出口總量中,出口到美國的比例約為25%,美國是中國汽車零組件出口的第一大國。2017年,我國汽車零組件出口金額為686億美元,其中出口美國金額為170億美元。具體汽車零組件中,行走系統(車輪、輪胎)佔比達50%以上。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12年至2017年間,中國出口美國的零組件數額上漲18%。2018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1490億美元汽車零組件。這一數據也從側面印證了美產車對於中國汽車零組件的依賴程度。

而與美國不同,中國汽車零組件的進出口貿易則相對平穩,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有限。中國生產的汽車零組件除了供應美國市場,還銷往歐洲、日本、俄羅斯等地。

有外媒報導稱,不少美國生產商認為由中國供應的汽車零組件,可轉向墨西哥、巴西等市場,甚至開拓更多的全球市場。但是,事實證明,中國市場的規模無可替代。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量為2780.9萬輛,已連續10年蟬聯全球第一。

不僅如此,中國製造產品的高質量、低價格以及勞動力的高素質也被認為是不可被替代的因素之一。“在全球車市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基本不會有車企再去舍近求遠開辟新的零組件供應市場。”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接下來可能會有不少車企會加速動作,采取措施。

歐盟已將反製提上議程

川普的“戰火”不只針對中國。據外媒報導,川普將於5月18日決定是否對歐盟開征汽車關稅。此舉或將致使約470億歐元的汽車及汽車零組件出口受到影響。報導稱,歐盟已經開始準備反製裁措施,並且正在制定反製商品的清單。

上周五,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在盧森堡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汽車對美國的貿易非常重要,美國約有一半的貿易逆差來自這種單一產品。”報導稱,上周末,美國向歐盟展示了加征關稅的強烈傾向。這導致歐洲汽車股本周一開盤後遭遇“重擊”,幾乎所有歐洲大型汽車製造商股價均跌超1%。

歐盟貿易主管Cecilia Malmstrom周一表示:“歐盟已經準備了可能列入該名單的項目清單。一旦美國確定對歐洲徵收汽車關稅,我們就會公布那份名單。”據路透社此前的報導,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容克曾表示,如果美國對進口自歐洲的汽車徵收關稅,歐盟將減少採購美國的大豆和液化氣。

目前,歐盟普遍認為5月18日將會是美國作出決定的最後期限。但Cecilia Malmstrom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最後期限可能會延遲。”

雖然目前美國對歐盟的汽車關稅新政策尚未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化的推進之下,汽車行業將是“一榮俱榮、一枯具枯”。美國的“滅霸”之舉,恐怕未曾殺敵,便已自損八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