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巾幗「國醫大師」養成記

圖為工作中的劉敏如 王其奇攝

2014年10月30日,劉敏如獲得中國「國醫大師」榮譽稱號,成為中國首位女性「國醫大師」。

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中醫人

1951年,18歲的劉敏如考入華西大學醫學院(現四川大學醫學院)西南委託班專科,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中醫藥高等教育領域培養出來的第一代中醫人。她聰穎好學,苦研善悟,深得卓雨農、唐伯淵、王渭川等中醫婦科巨擘的真傳;她融匯中西,師古不泥古,創新中醫婦科理論,是中醫界難得的醫、教、研、管的複合型人才,也是當代中醫女科系承上啟下的傳承人代表之一;她在中醫婦科學術研究、臨床、教學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特別是在中醫女子生理學術研究領域,更有獨到建樹。

被患者親切稱為「劉婆婆」

劉敏如特別關愛患者,凡是求診於劉敏如的患者,都會感動於她的和藹、細膩,她的許多患者都親切地稱她為「劉婆婆」。

「患者的心理變化和情緒狀況,在疾病的形成、發展演變過程中乃至康復進度及預後,都有著很大影響。」劉敏如說,《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中雲:「婦人從人不轉主,病多憂忿鬱傷情。」可見,情志致病在婦科疾病裡很常見,因此,釋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可使治療事半功倍。

她說,中醫的診療方式最有利於結合現代醫學模式,綜合治病治人、身心並調,重視患者的心理,了解發病過程及誘因,正是「治病必求於本」與「審症求因」的體現。正是因為愛患者,如今年逾八旬的劉敏如,仍然經常在臨床一線為患者把脈問診。

當年劉敏如還是一名醫學生時,因為朋友關係,她為一名90多歲、常年咳痰的老人看病。診斷後她給老人開了一付中藥,開完藥方後,劉敏如將其交給同學看,「老師都不敢開的湯藥,你敢開?」同學的話讓劉敏如心裡一沉,因為她當時剛學方劑沒多久,這付葯的配方又很複雜,確實有風險。之後,劉敏如又返回老人家中,仔細斟酌之後在葯裡又加了一味葯。半個月後,老人的女兒告訴劉敏如,老人吃了她開的葯後,吐了半痰盂濃痰,病情一下就減輕了許多。之後,家人按照藥方又給老人抓了半個月的葯,現在老人已經能去茶館喝茶了。

「歲月不饒人傳承時限緊」

劉敏如認為,作為中醫人,應具備的知識結構首先是中醫的「通才」,然後才能有「專才」,即先有寬厚的通科基礎,才有專科特色。劉敏如尤其擅長婦科常見病及疑難雜症的治療。她診治病證以基本病機為綱,注重補腎與調理氣血,調治與預防並重。如氣陰雙補治療婦科出血,通補兼治重症痛經,補腎通絡診治不孕,補瀉兼施、內外同治外陰白色病損,五臟並治經斷前後諸證,一方多用治療婦科濕熱症等,組方用藥具有鮮明特色。

在榮獲「國醫大師」稱號後劉敏如常說:「歲月不饒人,傳承時限緊。」為此,作為傳統中醫的傳承人,她努力創新傳承模式,她首先要求學生踐行中國傳統文化,做事先做人,修養人品、學品、醫品;其次在學術上,她要求學生「能解決中醫學術上的某些特殊問題,能進行學術創新,並能超越前人帶動後人」。

近年來,耄耋之年的劉敏如克服種種困難,穿梭於京川粵港澳之間,有針對性地參加有關中醫藥論壇及中醫藥學術會議,發出學術聲音,發表學術見解,擴大傳承範圍,改善了傳承的局限性。她用實際行動實現著「愛我中華、興我國醫、正本清源、傳承創新」的理念。(記者 喻京英)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10月20日 第09 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