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人岐黃問答,真正的師承到底什麼樣?

導讀:中醫師承教育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它是以師徒相傳進行學習的一種傳統教育的特殊形式,主要包括師承(師承授受)、家傳(家技繼傳)等方式,它幾乎是與中醫同時產生的。

中醫師承教育在我國中醫教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不僅對中醫的延續和發展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對如今的高等中醫院校教育仍然有著借鑒的價值。如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仍然繼續提倡醫術經驗豐富、具有獨特專長的中醫藥專家帶徒。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本用心之作——《三年難得師承錄——跟師經方家劉志龍教授記 》,本書從一個新穎、獨特的視角真實生動地記錄3年跟師的收穫、成果,其中有老師的學術、經驗總結,尤其是劉教授的經方臨證應用和治療糖尿病的特色經驗;有自己的心悟提高、臨證體會,更有師徒之間珍貴的對話交流,很好地展現了中醫師帶徒這一傳統師承模式的特色。讀之一定會有啟發和收穫。

第一問:經方的定義

師:小裕,你覺得什麼是經方?

徒:劉老師,我覺得經方就是張仲景書(如《傷寒論》《金匱要略》《金匱玉函經》)裡面的方子。您覺得的呢?

師:你對於經方的定義我覺得有點窄。我個人認為唐宋之前的古籍中所記載的相關處方都可以稱之為經方。因為經方最初的定義其實只是經驗之方的簡稱,因為經方古樸有驗,不尚空談,只不過後來我們用來區別時方,反而變成了專有名詞。後來到宋朝,隨著大量「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的儒家進入醫學領域,中醫學的學風為之一變,有點變成理學之意了。

徒:那劉老師,經方除了您之前提到的華佗之學,還有哪些呢?

師:比如姚僧垣所撰的《集驗方》,此書問世於北周(559),與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陶氏《肘備份急方》先後輝映,且與陳延之《小品方》相媲美,正如宋臣孫兆評贊:「古之張仲景、《集驗》《小品方》最為名家。」而且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八百年秘而不傳,「尤其在隋唐時期,沒而不彰」。自東晉(419)歷經南北朝、隋唐至北宋末葉(1127)七百多年間,《集驗方》《小品方》便成當時醫家之圭臬,被唐朝政府規定為習醫者必讀之書。這些醫書其實都是經方之作。

徒:我想起來了,早年我讀過《兩晉三國南北朝醫學總集》,挺厚的一本書,這麼說來這本書裡面的內容其實都是經方之學了?

師:是的,這些你都應該好好讀一下。

徒:好的,謝謝劉老師提醒!

第二問:治療頭痛可不依藥物歸經理論

徒:劉老師,我看您治療頭痛往往沒有加歸經的藥物。比如像我治療頭痛,一般是太陽經頭痛往往會加羌活、麻黃等;陽明經頭痛往往會加白芷、葛根等;少陽經頭痛往往會加柴胡等;厥陰經頭痛往往會加吳茱萸等;少陰經頭痛往往會加細辛、附子等。

師:小裕,歸經理論其實是後世的一種藥物理論,是指藥物對於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即某葯主要對某一經(臟腑及其經絡)或某幾經發生明顯的作用,而對其他經則作用較小,甚至沒有作用。使用這一套方法用於臨床有時確可事半功倍,但是也不完全絕對,因為藥物歸經理論,往往會束縛你的臨床思維。

徒:老師,那您是用的什麼臨床思維呢?

師:「有是證,用是方」。方證對應的思維,這一點學經方的人不能丟。比如「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這種方證對應之法簡潔明了,而且用方用藥一目了然,有規律可循。再者你所說的太陽經頭痛往往加羌活,其實這樣會約束你的處方選擇,太陽經的頭痛,有很多經方可以選擇的,比如麻黃類方、桂枝類方等都可以選用,關鍵是識證,然後精準選方即可事半功倍。

徒:原來如此,謝謝劉老師。

本文摘自《三年難得師承錄

好書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從師傳、徒承和師徒對話三個方面,真實生動地記錄了作者作為廣東省首批名中醫師承項目繼承人,在3年跟師經方家劉志龍教授學習期間的收穫、成果。

全書視角獨特,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文字樸實,較好展現了中醫師帶徒這一傳統師承模式的特色,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實用性。

(掃碼購書)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