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年健康遭遇黑公關?背後更大的問題其實是民營醫療的整體困境

體檢巨頭美年大健康周一開盤股價一字跌停,公司迅速發布聲明稱「遭遇有組織黑公關」。很多投資者也是到這時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

事件緣起是一位美年前員工在自媒體發文「爆料」,涉及癌症患者漏診、醫生缺乏資質等問題。該文周日發出,周一迅速發酵。同期還有人注意到,微博「手術刀_李醫生」再次翻出2個月前湖南媒體曝出的美年大健康「冒充醫生」的新聞。

短期看,美年大健康遭遇的是前員工爆料所帶來的公關危機,但從長期的角度,這次危機的爆發其實是給正處在高速擴張中的美年大健康一個十分重要的提醒。

根據美年健康的年報,2017年底,美年健康擁有體檢機構400家,服務團隊30000人;而2016年的數字是300家,團隊20000人。按照美年健康的戰略目標,2018年底達到600家,2020年底達到1000家。

如果按照美年健康每家分院100名服務團隊的計劃,這意味著其團隊數量也將以美年上萬的速度擴張。而且還要配備副主任以上醫師現場提供服務,這的確是非常巨大的挑戰。

尤其是醫療人才問題,本身就是長期困擾社會資本辦醫的瓶頸。對於體檢行業而言,吸引到優秀醫療人才加盟則更是難上加難。而從美年健康近期連續遇到的所謂公關危機來看,危機的爆發都是來自人才短缺這個軟肋。

對於人才短缺的問題,美年健康自己也已經意識到了。其在2017年年報中稱:「隨著業務規模迅速擴張,公司的經營區域、分子公司數量、員工人數都出現大規模增加。可能存在人才儲備不足的風險。」

其中一個具體應對舉措是百萬年薪院長計劃,即內部培養100-150位分院院長。但就算這個計劃順利實現,跟上美年健康未來三年每年200家體檢機構的擴張速度似乎也顯得捉襟見肘。

對於美年健康來講,將這次公關危機應對過去也許並不難,但如何應對長期的人才問題才是核心。因為在醫療領域的邏輯鏈條非常簡單:好的醫療人才,才能有好的醫療服務,才能有好的醫療口碑。沒有人才,醫療品質安全出現問題幾乎是必然。

過去三年,美年健康經歷了高速擴張帶來的高速增長,在資本市場表現搶眼。眼下這個階段也許才是真正考驗,其實也是民營醫療整體所面臨的考驗,包括大量的醫院併購、企業醫院改製等,也就是醫療集團擁有一定的體量規模之後,如何使人才隊伍、運營管理跟上擴張速度。

看美年健康如何應對這樣的困境。

不久前,美年健康董事長俞熔接受媒體採訪時表達了一個觀點,醫療AI更適合預防篩查。當前的醫療AI確實進步神速,很多方面已經趕上甚至超越人類。如果能夠在實踐中應用,也許確實能夠彌補人才不足的問題。

不過目前醫療AI在實踐中還沒有大規模一線應用的案例,再加上最近IBM的Watson又爆出了給患者開錯葯的問題,也讓業內對醫療AI的能力產生了懷疑。

總體看來,機器人輔助臨床醫生可能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對於人才短缺的問題,可能更多還是從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的角度解決更為現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