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宋冬雷:醫生社會辦醫困境有哪些?如何突破?

專業、權威、深度

醫藥行業報導盡在中部第一行業自媒體

大醫道

—MEDIMUST—

來源:微博醫藥

醫道君按:近年來,國家頒布了一系列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醫療服務領域的政策,社會辦醫增長迅速,民營醫院數量已遠遠超過公立醫院,但服務患者的數量卻增長緩慢。截至2017年底,全國民營醫院總數已達1.8萬多家,佔醫院總數60%,已超過公立醫院數量,但診療人次僅有4.9億,民營醫院佔全國醫院總診療人次還不足15%。那麼,社會辦醫困境有哪些?又該如何突破呢?

日前,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發起的第25期衛生政策上海圓桌會議有幸邀請到冬雷腦科醫生集團創始人。一起聽聽宋冬雷醫生的見解吧!

冬雷腦科醫生集團創始人,宋冬雷主任醫師

宋冬雷醫生的「二次出走」

宋冬雷曾在業內有顯赫的頭銜: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教授、主任醫生、博士生導師。2009年,演員趙本山在上海突發顱內動脈瘤出血,宋冬雷就是主治的大夫之一。

2013年,從金字招牌的上海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出走,當時已經47歲的宋冬雷在上海醫生圈內引起了不少震動。2015年9月,他又從民營醫院院長的位子上再度出走,這一次他選擇的是自由執業,成立醫生集團,不再受雇於任何一家醫療機構。

2016年2月25日,冬雷腦科集團與被稱為「上海醫改試驗田」的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簽約,並將第一執業點放在此處,這也成為醫生集團落地社會化平台型醫療機構的一次標誌性事件。上海市醫改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醫療體制改革將創造各種條件、模式、機制,來讓醫生更好地體現自己的價值。

上海市華山路一幢並不顯眼的商務樓,宋冬雷把自己的腦科集團辦公場所設在這裡,對面是一家律師事務所。宋冬雷覺得,這也許是一種巧合,如今他和對面的律師一樣,都是依靠專業工作的「自由人」,他覺得這是「一場徹底的革命」。

對於3年前從三甲醫院出走,宋冬雷坦言,一方面是因為「在不到40歲的時候,就覺得把醫生這個崗位做到天花板了」,另一方面,是因為「疲憊」,半天的門診就要看40多名患者。他覺得,醫生因為超負荷的工作量,病人因為排了很長時間的隊甚至花高價買了「黃牛」號卻隻換來幾分鐘,雙方都充滿煩躁的情緒。

離開公立醫院到民營醫院,宋冬雷覺得是為了推動公立醫療體制的改革,但是他後來發現,原來的問題解決了,還會有新的問題。「中國大多數民營醫院也是一個金字塔,做得好的民營醫院也只是塔尖。」宋冬雷感覺到,醫院背後的資本,有些想法與醫生的理念並不總是一致的。他曾在微博上直言:「奉勸不能忍受5年虧損、財力不夠的人,千萬不要投資辦醫院,因為你們的急功近利會讓醫院難以生存,也會讓你們的投資死得很慘。」

於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宋冬雷第二次出走,選擇自由執業,並成立自己的醫生集團。在此之前,曾經是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血管外科主任的張強,在2014年成立了全國首個醫生集團,而宋冬雷成為上海第二個體制外的醫生集團。「組建自己的醫生集團,不僅在於體現醫生的真正價值。中國的醫生如果能夠走向自由執業,也能真正給醫療改革帶來更大的推動。」宋冬雷說。

肩負重任和情懷,高水準社會辦醫並取得卓越成績

發言伊始,宋院長就表明:「今天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經歷想法,我沒有巨集觀層面,我個人是情懷角度更多。我在華山醫院工作23年,擔任民營醫院院長3年,成立了BDG三年。」緊接著宋院長與大家分享了冬雷腦科醫生集團的成績。

1、目前的模式是與醫院合作,多點執業;診療範圍包括血管、神經、脊柱等多方面疾病。

冬雷腦科醫生集團的診療範圍包括血管、神經、脊柱多方面疾病;目前的模式是與醫院合作,多點執業,上海江浙、四川等地區,以民營為主。公立醫院合作的關鍵要看院長的心態和改革思想,目前在上海做得最成功是浦南醫院。

2、診療水準高,患者滿意

近3年的時間,累計診療患者5000例,其中佔很大比例的是手術,開顱、緊急會診。先進和高超的診療技術、優質的醫療服務和精細化的管理,使得術後併發症低於行業平均水準,患者滿意度近100%,好評如潮。

關於醫患關係緊張的問題,宋院長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醫患關係是緊張,但是目前形式下只要付出,還是有改觀可能性。關鍵是花精力、時間,得有讓醫生去花這個時間,要有這個體系保障醫生們跟病人充分溝通。把病人當成家人照顧,就沒有人會對你有很大意見,我們醫療服務不滿意是醫生沒有時間,服務體系跟不上造成的醫患糾紛。

3、上海虹橋創辦高水準腦科醫院

為實現社會高水準社會辦醫夢想,宋院長決定舉集團之力投資,在上海虹橋創辦一家腦科醫院。

社會辦醫依然困難多多

宋院長認為總體來講社會辦醫還是困難很多。

1、公立醫院定位不清晰,利益驅動依舊

公立醫院強調創收、創收、創收,床位增加,病人增多,想辦法拉病人進來,利益驅動定位致使公立醫院越辦越大,任然佔據醫療服務市場80%以上的份額。

2、缺乏知名專家,患者不信任、不了解

宋院長指出社會辦醫在過去很長時間內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沒有好的專家,患者不信任不了解。沒有好醫生這個醫院辦不好,有好醫生才可能慢慢起步。

3、商業醫療保險不普及

我國商業保險比例太低,老百姓自費看病或者是拿醫保看病,這和未來社會辦醫總體不符合,因為醫療越來越貴,先進東西越來越多,且昂貴,從這個道理上沒有商業醫療保險跟進,就是公立醫院來做也是辦不好的,因此,民營醫院的發展亟需商業保險的普及。

為突破目前醫療困境的思考

1、堅持信念、定力、方式和方法

宋院長表示從醫生過度到做醫院,難度是很高的,必須堅持以下兩點:戰略上要有信念和定力;戰術上要有方式和方法。

宋院長講到紅軍為到達陝北,犧牲那麼多同志,還是堅持,今天要想辦好民營醫院,要有紅軍為到達陝北堅持下去的信念。戰術上管理是最重要的,此外,技術加服務也很重要。通過幾年的發展來看,這三者一定要全部結合才能將民營醫院辦好,光有技術不行,光有管理也不行,光有服務也不行,一定要三者結合。

2、社會辦醫一定要有高水準,艱苦奮鬥的團隊

醫療團隊必須具備高水準的診療技術,但是光有水準高也不行要有思想境界。宋院長認為很多民營醫院上千萬挖人,不值也不會好。他在目前民營機構裡面創造不出什麼好的價值,收費標準定在那裡,創造不出來好價值醫院需要虧本貼薪酬,用不了幾年就跳槽走人了。所以醫療團隊成員一定要高水準,還要有思想覺悟,這樣創業才有可能成功。

3、期待政策的真正落地和進一步推進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制定了多項醫改政策,且推進速度和力度也加快加大,但具體法規政策,行業崗位設定,高效運作,降低成本,流程審批等需要真正落地執行和推進。在此,宋院長特意指出早期民營醫院的發展需要國家提供基本醫保,先要讓民營醫院成長起來。

宋院長認為高水準社會辦醫發展起來的基礎是徹底解放醫生,自由職業,同時讓醫生流動也會給醫改帶來更好未來。

大醫道,醫療行業資源中心,是鄭州大學互聯網醫療與健康服務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的協同機構:醫療政策解讀,精準行業資訊,醫院管理研究,高端人才平台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