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個人活到多少歲才算合適?心理學家這樣說,你同意嗎?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在研究如何延長自身壽命,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如何維持高質量的生命? 當今社會,物質條件、醫療條件迅速發展,人們的平均壽命隨之延長,按照聯合國的最新標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7%以上即算老齡化社會),我國在1999年就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

而人口的老齡化也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例如,細胞老化、身體機能退化等問題,很多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倍感痛苦,疾病發生率越來越高。 於是,有人會有這樣的感慨「一個人活到多少歲才算合適呢?」。

最理想的壽命長度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一個人最理想的壽命長度是在65-70歲之間。在這種壽命長度下,人們既不會因為身心老化而受到疾病的折磨,也能保持基本的意識,開展自己的日常活動。

具體而言,這個年齡段的老年人不會面臨腿腳不便的煩惱,不用被送到養老院來維持基本的日常生活,這無疑為家人減輕了很多負擔。並且,這個年齡段的老年人大腦機能尚好,仍能保持清醒的意識,能學習一些簡單的技術,不會出現犯糊塗、健忘等老年問題。

現階段科學條件下,人類的生命質量會在70-75歲階段快速下降,人類的理想壽命應該在65-70歲之間,超過這個年齡,就會面臨各種疾病的折磨,在極短的時間內失去記憶和正常的智力,另一方面,家庭也會面臨更大的贍養負擔。

當然,人的衰老是遵循一定自然規律的,不會因為人的主觀意願而改變。如果老年人有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身心機能,自然能夠擁有更好的健康狀況,爭取更長的壽命。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