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盜汗,就是你「管不住」陽氣了!現代人很常見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內科臨床治療學》、《中醫藥膳學》、《中醫食療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今天這篇文說,咱們來和您聊聊盜汗的防治。

說起盜汗,我們肯定會想到一個「熱」字。本來嘛,氣象熱,身體熱,我們就出汗,這是常見的現象。由此可見,晚上睡覺盜汗這件事,可能就和身體有熱相關了。

嗯。據此,有人覺得,一定是自己上火了,陰虛了,身體裡面有虛火。

實際上,盜汗作為汗症的一種,是十分受中醫內科臨床重視的。引發盜汗的,可不僅僅是陰虛有熱。

如果一個人,脾腎陽虛,脾虛腎弱,完全也有可能引發盜汗。對這類人而言,盜汗,就是因為「管住不陽氣」了。

脾,怎麼就和盜汗有關係呢?

君不見《素問·經脈別論》說得好:「搖體勞苦,汗出於脾」。這是中醫學最早的,關於脾和汗之間關係的論述。

具體說,我們的脾,主氣的生化。脾虛,則氣虛。而氣,恰恰有收攝津液的作用。當脾虛氣弱,收攝不足的時候,我們就會多汗。到了晚上,體表衛氣更加不足,於是盜汗發生了。這就是最基本的原理。

不過,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的盜汗是脾虛引起的呢?我們可以看一下幾個要點:

1,白天如果累著了,晚上盜汗明顯。這是因為白天勞累傷氣,晚上氣失於固攝所致。

2,出汗在心口窩或胸前較多。脾屬土,心屬火,火能生土。脾虛,則子盜母氣,心氣亦虛。於是,心前區汗液多見。心下為脾胃所居,這裡在脾虛氣弱的時候也會多汗。

3,出汗在手腳四肢相對明顯。脾主四肢。脾虛,津液失於運化,旁走四肢,故而多汗。

4,除了晚上盜汗之外,白天也容易多汗。

5,除了自汗,還有其他的全身癥狀,比如說乏力、懶言、便溏、舌淡有齒痕,身體消瘦或超重、肥胖,脂肪過度堆積,平素容易過多思慮,常常覺得心悸心慌等等。

如果上述癥狀在您身上體現得比較明顯,就要高度懷疑是不是脾虛盜汗了。這個時候,可不是陰虛有內熱所致了。

當然,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善,還會繼續惡化。怎麼惡化呢?就是形成了脾腎陽虛所致的盜汗。患者多了一個腎陽、脾陽不足的毛病。《素問》說:「陽者,衛外而固也」。陽氣不足,那麼到了晚上衛氣在體表虛衰的時候,人就更容易失去固攝,令津液異常外流了。此時的患者,還會畏寒、腰膝酸軟、倦怠乏力等等。

這個時候,我們怎麼辦呢?一般來說,醫家藥用黃芪、黨參、白朮、炙甘草、升麻、柴胡、陳皮、當歸等,起到補中益氣的作用。這是醫家的事情。我們普通人,則可以考慮一下民間的做法,就是適當吃泥鰍。活泥鰍90到120克,適量油。用熱水洗去泥鰍身上的黏液,剖腹取出內臟,有油煎到焦黃色,加水一碗半,煮到大半碗,加調味品即可。這辦法,擇取自《中華古今食療薈萃》。這裡面的泥鰍能補益脾腎,故而起到一定的調治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有民間偏方主張活吃泥鰍。這是不對的。泥鰍生吃容易把寄生蟲攝入體內。這樣做很危險。

另外,為了健脾益氣,我們可以適當艾灸足三裡、中脘、命門等穴位。

總而言之,我們得清楚盜汗和脾腎兩臟,和陽氣虛弱之間的關係。只有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才能有的放矢地調養自己。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