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天開始進入「三伏天」!全國即將進入「蒸烤模式」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

今年的三伏天從明天開始,共40天,分為初伏:7月17日~7月26日,10天;中伏:7月27日~8月15日,20天;末伏:8月16日~8月25日,10天

想必這兩天,大家出門已經感受到了三伏天的威力了~

播放GIF

出門前塗個三斤的防曬霜

剛走兩步就被汗沖走了。。。

走去上班的路上

太陽把水泥地都烤成鐵板燒...

總之就是

播放GIF

這樣的氣象,

一定要注意身體,

因為一不小心,

可能就熱到蒸發……

初伏防中暑

入伏的頭兩日氣溫極高,因此初伏的保健重點在於防中暑。此時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要在烈日下曝曬或在高溫環境中久留,外出應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勿做劇烈運動,保證充足的午睡。最好全天少量、多次補充水分,且可選擇淡鹽水、綠茶、綠豆湯及其他清涼飲料。

若出現頭暈、心悸、噁心、嘔吐等中暑先兆,要迅速移至陰涼處,解開衣服,冷敷頭部,飲用清涼飲料,並服用人丹或十滴水。如果是體弱多病的人或老年人、小兒中暑,則應立即送院搶救。

播放GIF

中伏防濕邪

中醫主張「以通為用,以通為補」,疏通六腑,暢達氣機,升清降濁。所以一年當中,超過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過補。「三伏」天應以飲食調養為主。

伏天「濕熱交加」,濕邪最易傷脾,常使人感到頭昏身重,胸中煩悶,四肢無力,食欲不振。進入中伏,要格外注意飲食,既要清淡,又要富有營養易於消化,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

播放GIF

末伏防上火

末伏是立秋後,「秋老虎」正凶時。雖然暑熱天已經結束,但「秋老虎」的餘威不可小視,應注意預防「上火」,並注意清心安神。雖然早晚較涼,但白天仍舊熱浪襲人,要特別注意補水,以免出現口乾、鼻乾、咽乾、皮膚乾燥等不適。由於熱擾心神,在注意防暑降溫的同時,還應有意識避開不良情緒的干擾。

播放GIF

三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氣機,愛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積水為患,身體不適等。三伏天可通過四種方式對身體進行調養。

喝熱茶、用熱水泡腳

夏季陽氣浮散於外,人體內裡虛寒,氣象越熱,濕邪越重,因此夏天應適當選擇溫熱食物,喝熱茶,為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讓汗孔得以充分排汗,這樣才能更好地散熱。此外,熱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等足部的六條經絡,從而起到健脾、除濕、通經、利水的作用。

艾灸

三伏天「灸療」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它是依據中醫學「天人相應」、「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等理論,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最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艾灸,通過對經絡腧穴的溫熱刺激,灸療令陽氣滲入穴位經絡,經絡的氣血直達病處。

在施灸的過程中,會適量或大量的出汗,這樣悶熱之氣會隨汗液得以宣洩,而且積蓄一冬的邪氣也得以散發,灸完之後,再喝一些溫熱的薄荷葉水,頓時人就會感覺到清爽無比,悶熱之氣一掃而光。

調肩頸

三伏前後,心經氣血旺盛,和它相表裡的小腸經也會跟著氣血旺盛起來。小腸經走肩膀,以擅長調理頸肩外頭著稱,被稱為「肩脈」。所以凡是頸椎有不適、肩周有問題的朋友就要抓住這個好時機進行調理。

熱敷肚臍、熱水浴

三伏天氣象酷熱,老人及兒童容易中暑,平時可以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溫度在四十攝氏度左右),敷在肚子上,半小時後取下,每天堅持敷,輔助身體排汗散熱,是治中暑,解暑的好方法。此外,洗熱水澡可以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散發熱量,消除人體疲勞。

所以大家白天外出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減少戶外工作、遊玩時間,勤補水,多吃瓜果,飲食清淡,謹防中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