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注意!預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幾大表現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因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的一種綜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患腰椎間盤突出症者常有以下癥狀:

(1)腰痛、下肢痛:絕大多數的患者表現為持續性的腰背部鈍痛,有時疼痛較為劇烈。

疼痛多發於下腰椎(最下面的兩個部位,即腰4和腰5之間和腰5和骶1之間),受牽連的主要是坐骨神經,疼痛的部位往往都是從腰部開始,沿著坐骨神經的行走方向逐漸向下延伸。從腰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或小腿後側)-足背(或者足底)-腳趾背側(或者腳趾掌側)。

下肢放射痛表現有兩種情況:

一是自腰至足底部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一般可以忍受;

另一種是表現為由腰至足部的電擊樣劇痛且多伴有麻木感,腰部多採取前屈狀或以手扶腰以緩解疼痛,患者喜歡採取屈髖、屈膝、側臥位。

在咳嗽、打噴嚏、用力解大便時疼痛加重。

(2)肢體發麻、發冷:在椎間盤壓迫到腰部的神經,並牽涉到下肢時,患者自己可以感覺到下肢出現發麻、發冷。

(3)間歇性跛行:腰椎間盤突出後位於椎管之內,佔據了椎管一定的太空,使得椎管對脊髓或者神經根產生了一定的壓迫,尤其在患者站立或者行走的時候明顯(患者在行走一段時間後,出現腰痛或下肢痛),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後癥狀又有所緩解。

有的患者在發病的一開始,徒步行走500米後就感到腰痛和下肢疼痛,經過休息或者下蹲片刻後疼痛緩解或者消失,又可以繼續行走,但是,一會兒之後又出現了腰痛和下肢疼痛,需要再次休息,如此反覆,癥狀越來越重。

(4)肌肉麻痹:由於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神經,使得它對相應的肌肉的支配作用減弱或消失,可以出現相應的肌肉麻痹、無力(發生在小腿和足趾的肌肉較常見)。患者無力翹(或鉤)大拇指等。

(5)大小便障礙、會陰部麻木:由於椎間盤突出後位於椎管的中央或者近中央部位,壓迫到腰部的馬尾神經,使得馬尾神經的功能障礙,繼而出現麻木、刺痛、大小便困難等,嚴重的患者可以出現大、小便失控及雙下肢不全性癱瘓等癥狀。

因此,在此提醒廣大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時要立即治療,不可耽誤,否則會留下終身的遺憾。

想了解更多,詳情顧問小禾醫生(hopepainclinics)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