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脈零基礎|每天認識一個經脈——任脈

金庸的武俠世界裡,眾多武林高手練就高深武功時,都說要打通任督二脈,那麼任督二脈在人體哪兒?相比武俠世界,任督二脈對現實的普通人有什麼作用呢?小編這次給大家介紹任脈,讓大家了解中醫腧穴的奇妙作用。


任脈穴位

任脈經穴1名1穴,計24穴,分布於面、頸、胸、腹的前正中線上。主治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病症,以及寒性病症和本經所經過之部位的病症。

任脈的循行路線

任脈穴位:會陰穴、曲骨穴、中極穴、關元穴、石門穴、氣海穴、陰交穴、神闕穴、水分穴、下脘穴、建裡穴、中脘穴、上脘穴、巨闕穴、鳩尾穴、中庭穴、膻中穴、玉堂穴、紫宮穴、華蓋穴、璿璣穴、天突穴、廉泉穴、承漿穴。


主要腧穴

定位、主治、刺灸法等


1、會陰穴

定位:在會陰部。

主治:溺水窒息,昏迷,癲狂,驚癇,小便難,遺尿,陰痛,陰癢,陰部汗濕,脫肛,陰挺,疝氣,痔疾,遺精,月經不調。

刺灸法:直刺0.5~1寸,孕婦慎用;可灸。


2、中極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

主治:小便不利,遺溺不禁,陽痿,早泄,遺精,白濁,疝氣偏墜,積聚疼痛,月經不調,陰痛,陰癢,痛經,帶下,崩漏,陰挺,產後惡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腫。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3、關元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主治:中風脫證,虛勞冷憊,羸瘦無力,少腹疼痛,霍亂吐瀉,痢疾,脫肛,疝氣,便血,溺血,小便不利,尿頻,尿閉,遺精,白濁,陽萎,早泄,月經不調,經閉,經痛,赤白帶下,陰挺,崩漏,陰門瘙癢,惡露不止,胞衣不下,消渴,眩暈。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4、氣海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主治: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脘腹脹滿,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遺尿,遺精,陽萎,疝氣,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陰挺,產後惡露不止,胞衣不下,臟氣虛憊,形體羸瘦,四肢乏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孕婦慎用。


5、神闕穴

定位:在腹中部,臍中央。

主治: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屍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刺灸法:禁刺;可灸。


6、下脘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

主治:脘痛,腹脹,嘔吐,呃逆,食谷不化,腸鳴,泄瀉,痞塊,虛腫。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7、中脘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主治:胃脘痛,腹脹,嘔吐,呃逆,翻胃,吞酸,納呆,食不化,疳積,膨脹,黃疸,腸鳴,泄利,便秘,便血,脅下堅痛,虛勞吐血,哮喘,頭痛,失眠,驚悸,怔忡,臟躁,癲狂,癇證,屍厥,驚風,產後血暈。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8、上脘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5寸。

主治:胃脘疼痛,腹脹,嘔吐,呃逆,納呆,食不化,黃疸,泄利,虛勞吐血,咳嗽痰多,癲癇。

配伍:配豐隆治納呆;配天樞、中脘治噯氣吞酸、腹脹、腸鳴、泄瀉。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9、中庭穴

定位: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5肋間,即胸劍結合部。

主治:胸腹脹滿,噎嗝,嘔吐,心痛,梅核氣。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10、膻中穴

定位: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主治:咳嗽,氣喘,咯唾膿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煩,產婦少乳,噎嗝,膨脹。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11、廉泉穴

定位: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結喉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

主治:舌下腫痛,舌根急縮,舌縱涎出,舌強,中風失語,舌乾口燥,口舌生瘡,暴喑,喉痹,聾啞,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咽。

刺灸法:直刺0.5-0.8寸,不留針;可灸。


12、承漿穴

定位:在面部,當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

主治:口眼喎斜,唇緊,面腫,齒痛,齒衄,齦腫,流涎,口舌生瘡,暴喑不言,消渴嗜飲,小便不禁,癲癇。

刺灸法:斜刺0.3~0.5寸;可灸。


打通任脈的好處

作用、調理、功效等

任脈的作用

任脈,「奇經八脈」之一,「任」字,有擔任,任養之意。任脈為血海,又與胃脈相會,同時任脈、督脈、沖脈三脈同起於會陰,而任脈走腹部,督脈走背部,沖脈並少陰,分布於胸中。明代《醫經小學》中奇經八脈歌訣:「任脈起於中極底,上腹循咽承漿裡,陰脈之海衽所謂。」

調理任脈

調理任脈時,只要記住三大要點就夠了:第一,拿艾灸灸肚臍眼(神闕),這個有大補的作用;第二,在中脘和下面氣海附近拔罐,可以起到調理五臟六腑,調神安心的功效;第三,經常推腹、揉膻中穴就可以打通任脈,可以讓我們精神和身體一天比一天好。

調理任脈用推腹法時還有三個原則大家也要記住:第一,量力而行。這塊你一推揉特別疼,你就慢點兒揉。第二,循序漸進。今天用點兒勁,明天再加一點兒勁就行了,逐漸地加大力度。第三個更重要,持之以恆。你別弄兩天就停了,那什麼作用都沒有。

?

中醫論述

《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

《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絡脈病)。

《難經·二十九難》:任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

《脈經·平奇經八脈病》:苦少腹繞臍,下引橫骨,陰中切痛。

《中醫大辭典》:任脈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腹中結塊等。

《中國針灸學詞典》:任脈發病,主要表現為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及其他疾病。如:小腹痛、疝氣、帶下、月經不調、不育、小便不利、遺尿、遺精、陰中痛、癩瘕積聚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