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幽門穴

出處:《針灸甲乙經》

釋義:幽即幽深,門即門戶,胃之下口稱幽門,此穴近幽門,故名。

位置:臍中上6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取穴:仰臥,胸劍聯合處,直下量3橫指,再旁開半橫指處即是。

主治:腹痛、腹脹、嘔吐、泄瀉等胃腸病證。

配穴:

配內關、梁丘,有理氣和胃,調腸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痛,呃逆,腹痛;

配支溝、陽陵泉,有疏肝清熱,理氣活血的作用,主治脅痛,肋間神經痛;

配上脘、中脘、梁丘、足三裡,治胃脘痛;

配足三裡、中脘、三陰交,治咳血;

配建裡穴、中脘穴治療胃部疾病,比如胃痛、嘔吐;

配天樞穴治療腸道疾病,比如腹脹、腸鳴、泄瀉等;

配玉堂穴治療心煩意亂導致的嘔吐癥狀。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