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4節氣育兒】大雪:防寒保暖,固護陽氣

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文 | 崔霞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

大雪的由來

大雪時值每年公曆的12月7-8日,太陽到達黃經255°。曆書載:「鬥指甲,斯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也。」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故名大雪。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北方地區受冷空氣影響,常出現較大的降雪。大雪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今年的大雪節氣為12月7日。

大雪有哪些講究?

涮羊肉,賞蠟梅

羊肉性溫,《本草綱目》記載羊肉具有補益虛寒、補中益氣、健脾開胃、壯陽補腎等功效,並認為羊肉入湯滋補效果較好。故大雪節氣期間,很多地方都有冬季喜食羊肉的傳統。 重慶的人們喜歡和親友一起吃羊肉火鍋、喝羊肉湯,南京則講究把羊肉和山藥或者枸杞一起燉湯,這樣更有營養。

蠟梅原產我國中部,其耐寒、耐旱能力強,尤其在百花凋零的隆冬,傲雪綻放,更顯得孤傲美麗,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歡,賞雪、賞梅、詠詩、作畫,更有「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千古絕唱。蠟梅利於庭院栽植,與松柏、竹子一起稱為「歲寒三友」。中國南方一些城市的蠟梅一般在十二月中下旬開放,有時開花甚至會更早一些。

賞雪、戲雪,期待豐年

大雪時節,北方地區的降雪較多,往往降雪會持續一整天,雪花飛舞,世界變成白茫茫的一片,可謂「千里冰封,萬裡雪飄」。民間素有「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農諺。嚴冬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此時也是戲雪、滑冰的好時機。

大雪白茫茫, 養腎第一樁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尤其易傷腎陽。因此,嚴冬養生重在養腎。小兒腎常不足,所以更要注意防寒保暖,除此之外,飲食要注意溫熱,適當應用溫陽散寒食物,同時,因腎之經脈起於足部,足底湧泉穴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睡前可適當用熱水泡腳,並按揉腳心,有助於養腎,也有助於孩子睡眠。

大雪怎麼吃?

滋陰潛陽,顧護陽氣

大雪之後,寒冷、乾燥的氣象成了冬氣象候的主旋律,而冬季主封藏,所以飲食養生的重點則為「滋陰潛陽」,適當「進補」。我國民間素有「冬季進補,開春打虎」的俗語,說明了冬季進補的重要意義。

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由於氣候寒冷,人體的陽氣內藏,陰精固守,有助於機體能量的蓄積,也是人體對營養需求較高的時期。適當進補不僅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還能使其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來年開春體內陽氣的升發,為全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對於孩子而言,有助於來年的生長。

大雪節氣時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陽,同時注意 滋陰。冬天應多吃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的食物,以補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古代醫家認為「羊肉為有形之物,可補有形肌肉之氣」,所以對於形體瘦弱、體質虛寒的孩子,冬季不僅可以適當吃羊肉以溫養脾胃、強壯肌肉,同時也可以增加雞肉、牛肉、魚、蝦等優質蛋白的攝入,另外,山藥、芡實、韭菜、栗子也有健脾溫腎作用。冬季氣候乾燥,要多攝入維生素C含量高的果蔬,如柑橘、蘋果、香蕉、奇異果、白菜、蘿蔔等。對於陰虛內熱的孩子,羊肉等溫補食品不宜進食過多。

忌黏硬生冷、忌過補

冬季由於氣溫降低,寒邪肆虐,寒易傷陽,故飲食

宜食溫熱,少吃或不吃黏、乾、硬、生冷的食物,這些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導致腹痛、腹瀉等疾病的發生。

冬季進食高熱量的食物有助於抵禦寒冷,但是進補仍要有度,忌無病進補,忌慕名進補,忌盲目從眾。小兒為純陽之體,以陽為用,如果為了增強其抵抗力或提高智力而給孩子服用各種補品,往往得不償失,因為過用溫補,加上氣象乾燥,容易助陽化熱,傷陰耗液,導致孩子出現咽痛、流鼻血、夜寐不安等癥狀。

節氣保健有講究

防寒保暖,適當運動

大雪節氣氣象寒冷,應做好防寒保暖,尤其是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肺常不足,容易感風寒,引發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適當增減衣服,外出戴帽子、圍圍巾等。

運動應順應冬季「收斂」之性,防止出汗過多,耗損陽氣。室外活動可選擇強度小的運動,如散步、慢跑、跳繩、踢毽子等,有利於機體適應自然氣候的變化,提高抗寒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要注意的是,戶外運動宜等到太陽出來,氣象溫暖時進行。

早睡晚起,睡眠要充足

大雪節氣後,會出現大幅度降溫及降雪氣象,生活起居要適應氣溫變化,應遵循《黃帝內經》「早臥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則,保證充足的睡眠。早睡晚 起可潛陽養陰,養精蓄銳,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秘,既有助於禦寒,也可為來年春天生機勃發做好準備。

曬太陽,怡心神

大雪時節氣象變冷,氣候乾燥,日照減少,花木凋零等肅殺景象容易使人消極倦怠,情緒低落。氣象寒冷,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減少,也會因此而煩躁、哭鬧。可以在上午10~11點、下午2~3點日照較好的時候,帶孩子外出曬太陽,有助於調節孩子的情緒。

文章內容來源 | 《父母必讀》雜誌2018年12月刊

更多精彩內容

養育科學研究院

讓育兒生活科學而美好

投稿、轉載、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