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用創新打開傳統藝術的“寶盒”

建議:可讓情節推動更具邏輯性、真實性和張力

《神奇的寶盒》劇照。資料圖片

17日、18日,江蘇省木偶劇團(揚州市木偶研究所)攜精心打磨的木偶劇《神奇的寶盒》在國家大劇院連演兩場,引發觀劇熱潮。昨天上午,木偶劇《神奇的寶盒》專家座談會在京召開,近20位來自全國藝術界的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發表觀點,既有具體的修改意見,也有宏觀的藝術視野,為繼續打磨《神奇的寶盒》提供真知灼見。副市長余珽參加座談會。

舞台創新 呈現滿載各種元素的“大戲劇空間”

“我的第一感受是吃驚,一場木偶劇在千人的大劇場來演,在我的觀劇經歷中非常少,而且是完全開放式舞台,這更為難得。”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原所長劉彥君絲毫不吝對《神奇的寶盒》的稱讚。在她看來,開放的不僅是舞台,還有舞台呈現、木偶造型、題材選擇等各方面勇於打破傳統的開放性、創新性思維。“劇中運用了多種現代手段,在舞台上塑造出真實的情境和特殊的童話景觀,格局大氣,打破了我對傳統木偶劇舞台簡單的印象。”

“無論是在舞台呈現上的開放度,還是選擇在國家大劇院這一開放劇場來演出,都需要一定膽識。”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尹曉冬表示,所有傳統藝術,特別是進入到非遺行列的傳統藝術樣式都在面臨“傳統藝術如何創新”的時代命題。“我認為《神奇的寶盒》給出了很好的解答。劇目在創作題材和藝術形式方面進行融合,保留杖頭木偶特色的同時,融入眾多木偶以外的樣式,形成了滿載各種元素的‘大戲劇空間’。”

題材拓展 讓傳統木偶劇與孩子現代生活融合

“從題材拓展方面來說,這也是一次新探索,以往木偶劇更多表現的是傳統題材,該劇則將孩子的現代生活與傳統木偶劇結合,幫助孩子們正確處理與身邊人和事的關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尹曉冬說,這讓傳統藝術走進了現實生活。

在《文藝報》原主編、老藝術家鍾藝兵看來,《神奇的寶盒》劇中眾多細節的處理,真正把兒童的生活、兒童的真誠等,真實展現了出來。“在保持藝術性的同時,增強了思想性,啟發兒童如何保持真善美。”

打磨提升 讓情節推動更具邏輯性、真實性和張力

任何作品都不可能盡善盡美,座談會上,專家們也對這部劇提出了一些建議。

“劇中出現的三個寶石,引發了三個生態環境問題,演員在這些環境場景中演繹生態現象,讓孩子們和大地、海洋、星空對話。”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現國家話劇院)原藝術室主任、老藝術家余林表示,在天、地、海洋這三個場景中,使力過於平衡,以致結構有些重複,看不到每個時空中特殊的文化內涵。

“建議對結構進行調整,讓情節推動更具邏輯性、真實性和張力。”劉彥君建議,此外可增加人物的自我行動,更多表現孩子們的探索精神。

中央實驗話劇院(現國家話劇院)原院長、老藝術家薛殿傑表示,以往的木偶劇中較少讓木偶演員現身,而《神奇的寶盒》讓人偶同台,打破了對傳統木偶劇的觀賞感受。“突破之後也帶來思考,除了讓觀眾欣賞到表演者的技巧外,演員與木偶之間的關係還需要進一步延伸,人的偶化和偶的人化的問題值得思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