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朋友,你聽說過58式連用機槍麽?

【上期內容:那個帝國主義的記號,40年後再次出現在蘇製載機巡洋艦上!】

很多讀者們都想瞧瞧機槍的事兒,所以開了個新坑,也是非常挑戰自己知識積累的大坑——本篇,是為全系列的梗概。

眾所周知,河馬喜歡輕武器,尤其是自動武器,雖然從小到大沒少過呵斥和嘲諷,但是愛好還是持續下來了的。

這種步槍強化版,(可能)用大容量彈匣的,講步槍的時候能一並說了

而說起機槍,那更是……摯愛。本系列文章,並不限定國別,但是對武器的類型卻有奇特的標準。

早年間以炮兵思維設計、生產和製造的(水冷)重機槍,其複雜程度河馬勉強能hold住,但是真的覺得頭痛且無聊,因此不提

生活在和平年代,機槍這種極大改變戰場環境的武器,大家往往依靠遊戲來體驗——這是一種幸運,單與此同時,不幸的是因為諸多遊戲的影響,讓玩家對彈鏈機槍產生了錯誤感知。

外能源這種,真的hold不住了

相比一般盒狀彈匣30發左右的容彈量,機槍的彈鏈箱容量動輒高達100發,而小口徑彈鏈機槍彈箱容量可能高達200發……太爽了。

爽……確實沒錯,但是作為一個老遊戲玩家,河馬經常在遊戲裡不發一彈,當輔助,混分數。機槍讓我著迷的地方,是因為:

複雜

彈匣是自己有能源的(托彈簧的機械能),槍機只要正常乾活,複進的時候推彈上膛就好了;彈鏈,只是彈藥組成的長鏈而已,為什麽機槍能有一部分余力,把彈鏈自己“吃”進去完成供彈?

這是為什麽呢?

我們姑且從,DPM變RP-46,或者用我們自己的仿製版,53式變58式連用機槍開始說起。DP本身,是活塞長行程導氣原理,腮瓣閉鎖槍機(可以說是捷格加廖夫的最愛),開膛待擊的輕機槍。

DP/DPM標誌性的彈盤

BIU!原本彈盤供彈,改成彈鏈供彈了!注意鉤爪環抱著拉機柄

突然發現在介紹58式連用機槍前,我得先說從DP到DPM的改進與變化。

河馬常說,輕武器,有著現代兵器裡少見的“親和力”。因為這東西數量最多了,就好比我們甚至能抱著QJZ-89式重機槍走幾步,但是99A、J-20和055這樣的兵器,就不說你有沒有隔壁施老面子那麽大,能上去逛逛,能抱起來麽?有那麽龐大的數量麽?

郭興福教學法經典圖片,注意右手握在傳統步槍式握把上的動作,應該是一支標準的DP轉盤機槍

但是輕武器發展,一點都不輕鬆。DP/DPM是蘇軍貫穿二戰的主要輕機槍,命名方式,就是捷格加廖夫-機槍/捷格加廖夫-機槍-現代化改進。河馬不喜歡叫DP-27或者DP-28,因為這倆稱呼都有,還都TM對,容易引起混淆。

不管大家叫這玩意兒DP-27還是28,反正我就叫DP

圖中是53式輕機槍,我們是直接仿製DPM的

所謂M,即現代化改進,改掉了設計上考慮不夠周全的問題,使之更加好用……(廢話,要不然不是改進,是改瞎)。肉眼可見的區別,是加了複進簧延伸管,小握把,腳架固定方式改變。

具體改進是:

1.將原本套在活塞連杆上,容易因為持續射擊過熱(導致彈簧機械性能變差,最終結果就是武器無法運行)的複進簧給挪到機匣後方,而原本機匣內沒有複進簧太空,所以有了一個延伸管;

2.小握把提升的是自動射擊時的操控質感,降低自動射擊時射手的疲勞;

3.一並改掉的還有保險機構,DP原本是個握把保險(河馬觀念中最惡劣的保險,對就是1911和Uzi的握持手感都賊討厭,沒有之一)。

4.原本包絡式套在槍管節套外面的腳架,變為以螺栓固定在節套上方,使之更加穩固。

好了,終於可以回到RP-46和58式連用機槍上來了!

58式連用機槍,可以看到原本彈盤的位置多了一塊側視圖類似直角梯形的部件,那是轉換為彈鏈供彈的機構,上方還有提把。而下方的鉤爪,則是利用隨動拉機柄將原本彈盤供彈,轉換為彈鏈供彈的動力源泉

RP-46出現的原因,是德軍通用機槍概念(即MG-34與MG-42)對蘇聯紅軍的影響。可機動的彈鏈機槍,從一戰開始就有了,不信的話,請看如下三連。

水冷重機槍中的經典MG08,看著那麽一大坨,真要機動起來,也是可行的,比大家想象中輕鬆很多的

而一戰二戰期間,無論德國是想要繞開凡爾賽條約也好,或者就是對機槍方面有造詣也好,搞出了通用機槍。誠如大家所知,二戰德軍步兵班,完全是圍繞著那挺通用機槍進行運作的。

RP-46,就是蘇軍發現MG-34/42好厲害,我們得有個類似的玩意兒!而“好厲害”三個字的核心,並不是大家在FPS遊戲裡感受的,端著彈鏈機槍往前衝,一波突突突突突突突的豪快,而是說——彈鏈機槍在防禦作戰中效能很高。

並且,河馬需要強調!即使在進攻作戰中,也是機槍停下來,在相對固定的突擊陣地,以彈鏈提供持續的火力支援,用不可散彈鏈的機槍(無論金屬製還是帆布製),打完的彈鏈在一側掛著晃蕩晃蕩,射手自己踩到了就容易栽跟頭,如何邊衝邊打?!如何豪快?!

馬尾辮大叔Ian展示的RP-46,槍上掛著的那塊,和桌子上擺著的,就是蘇製、朝鮮製(世界上還存在第三種轉接件,圖中未展示,就是我們的58式)和美國現代複刻版的DP/DPM—>RP-46轉接件

美國現代複刻品,是很巧妙的,不需要額外在武器上做“手腳”,而原版RP-46是需要改武器本身的。

打開“適配器”裡面有好多好多的東西

套在隨動拉機柄上的鉤爪,是會隨著拉機柄來回運動的

拉機柄推著鉤爪往複運動時,這條軌道(Ian左手食指所指)控制撥彈齒往複運動,這是開膛待擊、拉機柄位於後方,撥彈齒到達最左(紅色箭頭),機槍處於供彈狀態

這是拉機柄位於前方,撥彈齒橫向移動造最右(射手面對方向),準備推入下彈鏈上的一發彈藥

Ian右手拇指按壓的,是彈鏈製動器,防止彈鏈被撥彈齒“吃”進來的彈鏈,滑落掉出去

壓彈臂,就是把拔出彈鏈的彈藥往下壓,騙槍機:這是(天國的)彈盤壓進來的新彈藥

可以看到這個抱彈口,和原版彈盤是高度相似的,對槍機來說,它認為還是個彈盤給了彈藥,只是這個彈盤,不是DT的60發,不是正常的47發,也不是DPM-36/DTM-4的30發,似乎無窮無盡

彈鏈演示

拉機柄後座,彈鏈被“吃”進來了

彈鏈製動器,防止彈鏈被撥彈齒撥進來又掉出去

拔彈爪是有彈性的,可以卡上彈藥的底緣,將彈藥從彈鏈中拔出(這種金屬不可散彈鏈來自於SG-43,PM M1910機槍,並且在PK、PKM、PKP甚至AEK-999上沿用)

抓住底緣了!

拉機柄往複運動,向後時(藍色箭頭),將彈藥拔出彈鏈,拉倒供彈位置

壓彈臂將彈藥壓入抱彈口

看起來就是彈盤供彈一樣

感謝朝鮮RP-46輕機槍(64年式)出鏡

好了,彈鏈機槍“吃”彈鏈的供彈原理講完了,為什麽要選RP-46或者58式,因為這個東西是從正常彈匣(彈盤)改成的彈鏈,彈鏈供彈具可以整個拆下來,好講解。

關於DP/DPM從彈盤供彈改為彈鏈供彈的RP-46,還是有些細節要注意的,畢竟原本供彈的機械能,來自於彈盤本身,而彈鏈那麽一大套操作,是需要額外能量的,並且為了方便攜行,RP-46有多個小部位,有所變化。

除了美國民間玩家所用的新複刻上機匣,可以像是電腦硬體一樣“即插即用”。蘇聯的RP-46也好、中國的58式也好、朝鮮的64式也好,都是基於DPM,由兵工廠進行的改進與適配,並不是想象中“即插即用”那麽方便的。

原版的RP-46,要在槍管節套上開槽,方便使用提把

提把要鉤到槍管節套上去

原版的DP/DPM,活塞這裡是有開口的,避免大量氣體進入活塞,使得後坐力過於劇烈,即美國槍民口中所謂的over gas(AK步槍就是over gas的范例,也使得其在惡劣情況下可以可靠運行)

RP-46的槍管更粗(為了在彈鏈供彈持續射擊時,確保槍管性能,強化散熱),導氣箍更強大,活塞更深入到導氣箍中,確保獲得充足能量,操作整套彈鏈供彈系統

RP-46的通條,裝在腳架上

這套改彈鏈供彈具,講解之後原理也並不複雜,但是即使具備加工生產的條件,了解原理≠可以造出武器,更≠可以造出可靠有效的武器。這其中各種細致的、微末的調整,是很多很多很多的,輕武器的設計製造,說起來簡單,造起來是極其繁瑣冗雜糾結的。

彈盤改彈鏈供彈具所展示的原理,與各種(現代)彈鏈機槍是相似的,當然,得除去那些較為古早,被視作炮兵兵器的水冷重機槍。而具體實現形式,是有所區別的。比如彈鏈上的彈藥,是先被拔出來,然後推進彈膛;還是直接從彈鏈上推進彈膛,具體的機械結構就會不同,還有不可散彈鏈啥的……就不是今天要說的了。

這就是河馬喜歡機槍的原因,複雜,真的夠複雜,夠好玩,在如此狹小的太空內,同步完成大量的工作。人類的聰明才智,當真是了不起!

如開頭所說,這只是整個系列文章的序章,至於序章有幾篇,我自己也不清楚——至少彈鏈沿革演進得有一篇。畢竟原理不搞清楚,直接上去講具體型號,不是河馬的風格啦。

文末,姑且欣賞一下DP系列機槍,各種奇怪的供彈具。

試驗型的DPM-36,使用30發彈匣(朝鮮73式:吾道不孤也!),也是DTM-4的供彈具

DP系列最可怕的供彈具,日本11式輕機槍的供彈具……WTF?!

秋天到了,該換鞋了

換鞋還得系鞋帶

那麽

試過一鍵搞定的爽快嗎?

感謝新老朋友鼎力支持,我們會再接再厲,希望您的打賞變本加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