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了正規化!並不出彩的共和國初代製式步槍

【上期內容A:一款用了半個世紀的破車,中國陸軍現在引進它能幹啥?

【上期內容B:五大戰區聯合出擊:中國空軍不怕被俄軍“找場子”!

依照河馬的記憶,如果小時候有機會接觸到子彈殼的話,就很容易遇見這樣一種子彈——比一般的手槍子彈、步槍子彈都要長要粗;比起重機槍、機構炮的彈殼又要細小,河馬小時候把這種子彈殼叫做“中彈殼”,中彈殼的一個特點,就是別人都是彈殼尾部帶凹陷,它尾部沒有凹陷,反而凸出。

河馬小時候所謂的“中彈殼”

所謂中彈殼,如圖所示,就是7.62×54mmR彈藥,在我國出現的54R彈藥,大部分是國產53式步機彈。小時候對“中彈殼”的底緣還有一點不理解,就是為什麽底緣向邊緣有個變薄的過程。

長大了才明白,底緣彈有個現象“底緣堵塞”(rim jam),就是供彈具中,上一發子彈卡在下面一發子彈底緣後面,導致供彈不暢,而這道變薄的斜面,就是協助射手在足夠用力的時候,將底緣堵塞的彈藥騎過去,頂入槍膛

舊中國輕武器裝備狀況的一團亂麻,對於愛好者、研究者而言,既讓人感覺到著迷,又頭痛不已。

終於要在此篇有了一個新的面貌——我軍步兵的53式體系,建立起來了。其中包括仿莫辛納乾M1944卡賓型的53式步騎槍、仿DPM的53式輕機槍與仿SG-43的53式重機槍。這三種武器,用的就是53式步機彈。

53式輕機槍,仿的是DPM,注意小握把和槍機尾端、槍托上方的複進簧管,這是DPM的特徵

53式輕機槍改彈鏈供彈,變成58式機槍——河馬倒是很想寫寫我軍機槍的沿革,但是當真是知識水準不夠高,知識儲備不夠厚,還需要學習一個

53式重機槍

55式軍服時期的我軍,手持53式步騎槍進行訓練

說起莫辛-納乾步槍在中國的經歷,比53式要早的多。早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就有莫辛納乾步槍;日俄戰爭就更不用說了;十月革命後不少逃入中國的白俄武裝人員也帶來不少這種步槍。

而這種步槍在中國“水連珠”的名號,也是很早就叫響了。舊中國武器的綽號,也是初聽頗有意味,想要搞清楚來源又非常困難。有人說水連珠只是有供彈具連發步槍的名稱;又有說因為使用無煙火藥槍聲清脆;還有說因為俄國水兵將其帶到中國......

關於這把槍本身的特點,著述者可謂連篇累牘

要論河馬最早接觸過的槍械,就是53步騎槍了。當年看見艦上站武裝更的叔叔手裡有步槍,就懇求老爹帶我去摸一下——那支上了刺刀的53步騎槍,小時候的河馬得抬起頭才能看見刺刀尖。

木頭看起來很老舊,槍栓打開後全是槍油,有個肥大的肚子,扳機前方還有一塊三角形的金屬區域……

莫辛納乾的手動保險十分不好操作

河馬從小時候就覺得這個槍從機械結構上並不討喜,這種印象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增強——槍機框環套中間有條縫,槍栓遠離握持位置,巨大的彈倉,老式保險近乎無法使用,分解時需要扣下扳機才能取下槍栓……

用我最不客氣的描述:“渾身上下都透著落後的味道”。但是,輕武器更容易被人賦予情感因素,而設計上可以說是大巧不工的莫辛納乾,倒是和俄軍那一代一代的“灰色牲口”十分搭配,也符合大規模高速生產之需求。衛國戰爭期間蘇聯停產SVT40半自動步槍而複產莫辛納乾,就是這個道理。

俄羅斯這片土地上,可謂城頭變幻大王旗,但是蘇/俄軍(直到最近這次謝爾久科夫軍改之前)倒是一直是這個模樣

底緣彈是落後的彈藥,不適合自動武器的運用,但是生產所需的技術相對簡單,更加符合沙俄落後的國情——即便如此,無論是54R彈藥還是莫辛納乾步槍,沙俄政府都面臨戰爭如火如荼而產能不足的問題,委託各國進行生產,並購入其他武器、彈藥進行補充。

以費德洛夫為代表,蘇/俄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也曾努力想以新彈藥替換7.62×54mmR。

比如6.5×57mm費德洛夫彈藥……

從Pecheneg通用機槍中拋出的54R彈殼:不好意思,我54R到21世紀還能再戰

對53式步騎槍(仿製M1944步騎槍後期型,槍身較短)與其母型莫辛納乾步槍的批評先寫到這裡吧——相信有讀者已經要懷疑,河馬對53式步騎槍到底是什麽態度?我軍雖然在早期革命戰爭時期使用過一些“水連珠”(例如南昌起義時就有部隊裝備),但大量使用起來還是在朝鮮戰場上。

而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我人民志願軍最初使用的武器,起初是源自之前光輝戰鬥歷程裡,繳獲的一系列武器。而與強敵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本身武器的損耗量也非常巨大,現地繳獲敵軍武器彈藥,也經常被迫直接拿來使用。可以說,這是個從萬國造發展到萬國造Plus的過程。

隨著戰爭歷程的深入,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從國民經濟,到軍隊作戰、後勤支援保障體系,整個國家都經歷了嚴峻的考驗。

抗美援朝中頭號狙擊手張桃芳宣傳照片,使用的就是莫辛納乾步槍

我們繳獲的美製輕武器好不好用?好用,乃至美國國內步槍情懷衍生出來的精確射擊傳統,與我軍基於彈藥寶貴養成的精確射擊習慣,可謂殊途同歸——美軍步槍班裡,班長使用衝鋒槍這種模式,我軍也有相似的情況。

但是源自繳獲就決定了,喂給武器的彈藥是有上頓沒下頓;加上敵軍的強大火力優勢,導致戰場上常見武器損壞情況,這時候極度缺乏零備件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使得各層級的軍械修理所,也是工作負荷極大。

這就是河馬常說的,不要猛摳輕武器技術細節,要從體系和總體來考慮問題。

抗美援朝戰爭進入陣地戰階段後,志願軍武器逐步從雜械、繳獲美械,替換為蘇械。雖然這些蘇械先進程度有限,乃至來自蘇聯庫存、戰場回收品的武器,缺乏零備件,本身即將壽終——比如朝鮮冬季氣候寒冷,本來就以槍栓需要大力操作而惡名昭彰的莫辛納乾步槍,經常槍栓凍住無法操作,被戰士們冠以惡名“腳蹬槍”

莫辛納乾的槍栓,我還是體驗過的

曾經讀過幾本小說,裡面設定的志願軍,用上了7.62×39mm彈藥槍族的武器。然而實際情況是,當時蘇聯本國SKS和AK都沒有造明白的情況下,要求他們提供更先進武器,以戰場進行試驗本就不可行。經歷了二戰考驗的蘇械,是成熟輕的武器,雖然老舊,但是彈藥供應有保障,零組件齊全,製式統一易於管理,這才是一支準備進行大規模戰爭軍隊,真正看重的武器性能。

而這種沉穩的步伐,也是輕武器發展中最科學的態度。

使用53步騎槍的女民兵

所以,53式步騎槍,乃至與其他53式武器一起,可謂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不僅在朝鮮戰爭戰場上大放異彩,更是我軍正規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直到56半/56衝出現後,該槍還一直生產到1960年,並在我軍戰鬥序列中參加了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

轉交給民兵之後,它們也曾在1969年珍寶島衝突、以及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前摩擦中偶露崢嶸。另外53式步騎槍還作為援外物資支援亞非拉各國人民的武裝鬥爭,至今在阿富汗等一些地方還偶爾能看到印著三角數字標記的53式的身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