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繼蔚來小鵬後,威馬也要自建充電品牌了

在蔚來傳出將分拆NIO Power並尋求獨立融資的消息後,威馬也宣布將成立自己的充電品牌。

近日,威馬和特來電宣布將在新能源汽車推廣、充電服務、服務體驗等領域展開合作。在充電服務上,雙方將應用“充電網兩層防護技術”,系統將對車端側電池過溫、電池溫度異常、電池過充、數據不刷新等11種情況進行診斷和防護,建立充電安全評估模型。此外,威馬汽車宣布與特來電共同建設、運營威馬品牌的自有充電站。未來,充電站的充電槍將接入威馬旗下的出行品牌“即客行”App。

在新造車第一梯隊中,和蔚來、小鵬相比,威馬在充電服務上的步伐慢了許多。

對於還沒實現盈利的新造車來說,鋪充電樁無疑是一項大額支出。一個普通樁的成本均價在5千-2萬人民幣,一個快充樁成本普遍在10-15萬。北汽方面曾表示,一個換電站的成本在建設初期是800萬元,近年來下降至近500萬元。因此,威馬電動汽車此前的充電方式一直沿用平台接入充電運營商的輕資產模式。威馬方面數據顯示,即客行已經接入了10萬支充電槍,覆蓋國內189座城市。

與此同時,蔚來已經提出了換電、自營快充、移動充電、代客取送的方案,還為其他品牌的電動車開放了“一鍵加電”的服務。與威馬同樣走性價比的小鵬汽車,也已經在全國各一、二線城市建立了100座左右的超級充電站,並計劃到2019年建成200個站點。

市場研究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發布的《全球2023年電動車充電站市場預測報告》顯示,到2023年,電動車充電市場預計將從2018年的53億美元增長到304.1億美元,期間的年複合增長率為41.8%。作為電動車產業中的一環,充電市場前景廣闊,只不過這一領域早已有許多玩家。

國網公司和民營力量特來電、星星充電已經布局了充電樁網絡,成為國內充電樁數量前三強;另一邊,傳統車企、出行企業也都在暗暗發力,充電樁建設之外,在充電運營方面下手。

以往,充電運營商們以往各自為戰,充電數據互不打通,電樁使用效率低、回本周期長。因此從自去年底起,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充電運營商們已經開始走向戰略結盟,其中包括大眾等車企與星星充電合作的開邁斯新能源公司,還有更早的“聯行科技”。

隨著交付量提升,在短期內,威馬成立自有充電品牌的目的還是為了服務自己的車主,提升充電體驗行。因此,談開放充電網絡、搶奪充電市場未免言之過早,但要走到那一步,現在也是非常艱難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