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巧克力有多少好處?科學家來告訴你

很多年輕人都非常喜歡吃巧克力,因為巧克力除了富含糖分和脂肪,還有助於增強生命活力、穩定血壓和緩解咳嗽,甚至還能預防皺紋,但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當然巧克力吃多了也有壞處,最明顯的就是損壞牙齒,研究人員也通過研究發現,吃紅酒巧克力可能會導致偏頭痛發生。

本文中小編就整理了和巧克力有關的研究,來告訴大家巧克力的利弊所在。

【1】吃黑巧克力能夠獲得精神上的平靜感與滿足感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適量攝入一些黑巧克力(含有抗氧化劑:多酚)能夠使我們獲得更大的平靜感與滿足感。

然而,過量食用巧克力仍然是有害的,不管裡面含有多少抗氧化劑。這一新的研究對於我們大部分喜歡吃巧克力的人來說是一個好消息,不幸的是,並不是所有巧克力(比如白巧克力)都有提高心理狀態的效果,僅僅含有高水準抗氧化劑的巧克力才有效果。

"大家都在說,吃完巧克力能夠使我們心理更加舒服",該研究的首席作者,來自澳大利亞Swinburne 理工大學的Matthew Pase說道:"我們的臨床試驗第一次證明巧克力中的多酚的確能夠對心態產生正面的效應"。

Pase等人此前一直研究多酚對我們的心理與認知之間有何關係。在連續攝入30天的巧克力後,研究者們並沒有看到志願者的認知水準有何進步,但是他們的心理狀態確實得到了提高。

【2】Heart:吃點巧克力 遠離心臟病!

近日,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Heart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明,每日攝入100g巧克力和心臟病及中風風險降低直接相關;但似乎並沒有證據表明減少巧克力攝入會降低個體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項研究是基於研究者對2.1萬名成年個體的追蹤而開展的,同時研究者還對此前關於巧克力和心血管疾病之間關聯的相關文獻進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者對參與者(9214名男性和11737名女性)進行平均長達12年的跟蹤調查,在研究期間有3013名個體經歷了致死性或非致死性的心臟病發作及中風事件。

其中20%的研究對象表示他們並未攝入過任何巧克力,但其他個體每日巧克力的攝入量平均為7g,有些個體甚至攝入了100g巧克力;巧克力的高水準攝入和個體年齡及BMI指數直接相關,攝入過多巧克力往往和機體高能量攝入以及高脂肪低蛋白飲食相關。研究者表示,相比未攝入巧克力的個體而言,攝入巧克力水準較高的個體的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會降低11%,心血管疾病發病相關的死亡的風險會降低25%。

【3】食用黑巧克力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黑巧克力因較少的糖類與脂肪攝入及諸多健康益處正受到更多人士的追捧。瑞士一項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食用黑巧克力有助於緩解壓力,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瑞士伯爾尼大學及蘇黎世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報告說,他們選取了兩組健康成年男性作為研究對象,其中一組攝入50克含高濃度可可的黑巧克力,對照組則攝入相同劑量不含可可成分的白巧克力代替品。

研究人員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攝入黑巧克力的研究對象體內因壓力產生的皮質醇及腎上腺素等激素水準明顯降低;此外,他們在食用黑巧克力後的兩小時時間段內,身體對嚴重心理壓力的不良反應顯著降低。

【4】血糖水準影響情緒 巧克力可助維持家庭和睦

據俄羅斯「醫學論壇」新聞網4月22日消息,美國科學家認為,人的血液含糖量與攻擊性及憤怒程度之間是有聯繫的,因此,在同家人爭吵時吃一塊巧克力有助調解激烈的家庭糾紛。

如果你的另一半在跟你說話時提高了音量,明顯有吵架的趨勢,並警告你做一些決定,那就說明,她的血糖水準一定是降低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吵,就送她一塊巧克力吧,家庭糾紛會立刻停止。

為驗證血糖與憤怒程度之間的聯繫,科學家歷時三周對107對夫婦進行了測試。科學家每晚會為志願者檢測血糖,並測試志願者的憤怒程度和攻擊性。結果證明,血糖水準越低,夫妻間攻擊性語言越多,但是及時吃一些甜食就能將血糖提升到正常水準,幫助夫妻減少爭吵次數。

【5】mSystems:紅酒巧克力會導致偏頭痛?

科學家們似乎找到了巧克力以及紅酒會對某些人造成偏頭痛癥狀的原因:其實是由於攝入上述食物會引發某些腸道微生物數量的下降,或者阻礙它們與食物中特定化學分子的相互作用。

巧克力,紅酒,加工食品以及其它食物中富含硝酸鹽離子,這類離子在體內能夠被微生物吸收進而轉化為一氧化氮副產物。此前研究表明正是這些副產物能夠引起偏頭痛癥狀。

為了找到兩者之間的關係,來自USCD的研究者們分析了1996份糞便樣本以及172份口腔樣本。

結果顯示,患有偏頭痛的人群其腸道微生物中能夠進行硝酸鹽代謝的種群比例相對較高。

【6】 FASEB J:為什麼黑巧克力對心臟有益處

黑巧克力對你身體是有好處的,近日科學家現在知道這是為什麼。黑巧克力可以幫助恢復動脈的彈性,同時也防止白細胞粘附到血管壁。動脈僵硬度和白血細胞黏附是眾所周知的動脈粥樣硬化的誘發因素。

更重要的是,科學家們還發現,黑巧克力中黃烷醇含量的多少並沒有改變這種效果。這一發現被刊登在2014年3月發行的F ASEB Journal上。

研究人員Diederik Esser博士表示:我們提供了巧克力消費對血管健康影響更完整的資訊,並表明巧克力中黃烷醇的含量多少對血管健康的有益影響不發生變化。但是,這種黃烷醇含量的增加會明顯影響口感,因此這也是食用這些巧克力的動機。

【7】Mol.Nutr.Food Res.:黑巧克力有益健康,特別是對男性

阿伯丁大學羅維特學院的營養和健康研究人員研究了對吃過巧克力的志願者體內血液成份變化情況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含有豐富可可的黑巧克力可以預防心臟病及中風,特別是對男性。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是指心臟及血液循環系統類疾病,它是工業世界的最大殺手之一,在歐洲及美洲,每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在上升.CVD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血液流動受阻及血栓的形成。

血栓的形成是由於血液中的血小板過度活躍而黏在一起引起的.這會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從而引發心臟病及中風。

血小板的功能不僅會受到某些藥物的影響,同時還會受到食物中的化合物的影響.在水果、蔬菜、藥草、香料、茶葉及酒中所含有的某些成分可以改善血小板功能。

【8】NEJM:吃巧克力或與獲諾貝爾獎有關

據英國媒體報導,醫學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近日發表一篇文章說,吃巧克力與得諾貝爾獎有關。該文稱一個國家消耗的巧克力越多,該國人均產生的諾貝爾獎得主便越多。

文章作者弗朗茨 梅瑟利說,瑞士、瑞典和丹麥的巧克力消費量分列前三,而美國排行居中。若美國想多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每年需多攝入1.25億公斤可可。而瑞士人的人均攝入可可量每年高達3.4千克。

不過梅瑟利自己也承認這個研究荒誕。想出這個研究時,他正在尼泊爾的一家酒店裡,當時他正無所事事,恰巧又看到了一篇研究可可和葡萄酒中的類黃酮與認知能力之間聯繫的文章,於是便開始了巧克力與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

【9】Neurology:常吃巧克力能降低男性中風幾率

瑞典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常吃巧克力能降低男性中風幾率。這一研究結果遭到美國神經病學家查德·B·利布曼的質疑。他認為研究依據不足,勸誡人們不要輕信。

瑞典研究人員隨訪3.7萬名年齡在49歲至75歲的瑞典男性10年,發現吃巧克力有助降低中風幾率。研究人員記錄研究對象巧克力和其他食物的攝入量,並了解調查對象體重、飲食習慣、是否吸煙、是否患高血壓等資訊。

10年間,1995名男性發生初次中風。與不吃巧克力的男性相比,每1萬名愛吃巧克力男性的中風數要少1.2人。

研究負責人、卡羅琳醫學院的蘇珊娜·拉松說,綜合全部因素,愛吃巧克力男性的中風率比其他男性低17%。

【10】JAMA:常吃巧克力或助保持身材

美國《內科學文獻》上一項研究顯示,常吃巧克力且有運動習慣的健康人士身高體重指數(BMI)低於不常吃巧克力的人。換句話說,常吃巧克力或助保持身材。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研究人員調查超過1000名成年人,了解他們的飲食習慣、熱量攝入情況並計算身高體重指數。

調查對象年齡從20歲至85歲,報告平均每周吃巧克力2次,鍛煉3.6次。數據顯示,巧克力攝入量超過平均數的調查對象身高體重指數比低於平均數的人更低。綜合考慮年齡、性別和鍛煉次數等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平均每周吃5次巧克力的人比不吃的人體重輕2.3千克至3.2千克。

身高體重指數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和是否健康的一個國際常用指標,計算方法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身高體重指數在20至25之間為正常,25至30之間為超重,30及以上為肥胖。

【11】Mol Nutr Food Res:巧克力或有助預防結腸癌

可可粉是巧克力的成分之一,可可粉中含有很多黃酮類成分,還包括如原花青素、兒茶酚等在預防心血管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化學成分。

近日,一項由食品科學技術與營養協會科研人員主持的研究表明:實驗動物在攝取可可粉後,可以幫助動物預防因氧化性應激損傷有關的腸道疾病,對化學致癌物質誘發的結腸癌有預防作用。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Molecular Nutrition & Food Research雜誌上。

研究人員用小鼠動物實驗首次證實了可可粉中的黃酮類成分有預防結腸癌的功效。實驗開始時,工作人員一直用含可可粉的飼料(含量佔12%)餵養小鼠,8周後用化學複合物氧化偶氮甲烷誘導小鼠腫瘤發生。

用化學藥物誘導刺激小鼠4周後,正常對照小鼠腫瘤病變前腸道部位開始出現腸道粘液,腸道粘液是結腸癌發病的標誌物。而用含可可粉當飼料的小鼠在致癌劑的誘導下,小鼠出現結腸癌的隻數明顯少於對照組。同時研究人員在食用含可可粉當飼料的小鼠體內發現,內源性的抗氧化劑水準提高了,致癌劑誘導的氧化損傷標誌物水準減少了,小鼠防禦致癌劑損傷的能力有所提升。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