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EASL2019中國之聲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李君教授課題組成果擷英

第54屆歐洲肝臟研究學會年會(EASL2019)暨國際肝臟會議(The International Liver Congress? 2019,ILC 2019)於4月10~14日在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隆重舉行。會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李君教授課題組帶來了涵蓋乙型肝炎相關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發病機制、診斷與治療、肝臟再生等多項臨床和基礎研究成果,現就相關研究內容進行報告。

李君教授課題組骨乾在EASL/ILC2019現場

研究一、免疫-代謝失衡是HBV-ACLF發生發展的核心機制

課題組前期通過全國13家中心的前瞻性研究,建立了適合HBV人群的ACLF診斷標準(COSSH-ACLF標準),使得約20%的患者被擴大診斷為ACLF而得到及時診治,而基於COSSH-ACLF診斷標準的分子機制尚未闡明。

此次會議上,李君教授課題組報導了一項HBV-ACLF的轉錄組學研究。他們採用多組學交叉驗證和功能關聯網路分析(MOCNAS),從mRNA水準系統揭示HBV-ACLF發病及轉歸分子機制。

該研究從COSSH-ACLF樣本庫中隨機選取包括HBV-ACLF、慢加急性肝功能失代償(ACHD)、肝硬化(LC)、慢性乙型肝炎(CHB)和健康對照(NC)共360例樣本進行轉錄組分析。

結果顯示:肝硬化基礎ACLF和非肝硬化基礎ACLF患者的總體mRNA表達無明顯差異,而ACLF組患者與ACHD、LC、CHB和NC組存在顯著區分。通過差異表達結合功能分析的方法發現免疫、代謝、凝血、炎症、凋亡、腎功能損害、病毒、損傷修復等8個生物學功能與ACLF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首次揭示HBV激活引起的免疫代謝失衡導致的多器官衰竭是HBV-ACLF發病的關鍵機制,不同於歐洲CLIF-ACLF的系統性炎症反應假說機制,為建立新的治療方法、降低 HBV-ACLF高病死率提供理論依據。

Immune-metabolism disorder in progre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characterized by transcriptomics(摘要編號:THU-041)

研究二、人工肝支持系統可有效提高HBV-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

ACLF患者病情危重,預後極差,內科綜合治療病死率高達50%~90%,除肝移植外無其他有效治療方法,嚴重威脅人類健康。人工肝支持系統(ALSS)已被證實能改善ACLF患者的肝腎功能,但對生存率的改善沒有明確定論。

課題組採用傾向性評分匹配(PSM)分析方法,對來自COSSH-ACLF研究隊列的507例接收ALSS+標準內科治療患者與417例單獨標準內科治療組(SMT組)患者進行系統分析。

結果顯示,無論是否進行PSM匹配,ALSS組7、14、21、28或90d累積生存率均明顯高於SMT組,尤其是ACLF-1級和ACLF-2級患者。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發現,ALSS治療是HBV-ACLF患者短期(7/14/21/28/90d)死亡率下降的保護因素;ALSS治療可顯著改善HBV-ACLF患者ALT、AST、TB、Cr及INR等生化指標;證實ALSS可有效提高HBV-ACLF短期生存率,為ACLF患者等待肝移植提供更多寶貴時間。

研究三、人骨髓間充質乾細胞轉分化肝細胞具有特徵性轉錄譜

鑒於人原代肝細胞來源受限且體外無法長期培養,由人骨髓間充質乾細胞(hBMSC)誘導分化的肝細胞在體內外研究中已證實可有效治療終末期肝病,但乾細胞轉分化肝細胞的具體機制尚不明確。

課題組利用轉錄組高通量測序,對hBMSC轉分化肝細胞(hBMSC-Hep)進行轉錄譜分析,揭示了hBMSC-Hep的分子特徵,發現5個可用於鑒定hBMSC-Hep的基因。

免疫組化染色和PCR結果顯示,hBMSC-Hep表達人肝細胞特異性基因,並可分泌白蛋白、合成膠原,具有肝細胞功能。轉錄組數據分析發現,隨著誘導分化時間的延長,hBMSC-Hep逐漸呈現肝細胞轉錄特徵。

發現630個基因在hBMSC-Hep和原代肝細胞中的表達水準均高於hBMSC,這些基因與肝臟代謝、炎症免疫反應等生物學途徑密切相關,其中5個基因(TDO2HPSERPINA3LBPSAA1)可作為鑒定hBMSC-Hep的標誌物。

Messenger RNA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reveals a distinct phenotype of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hepatocytes(摘要編號:THU-378)

研究四、DLL4在肝細胞再生和膽管修復中發揮關鍵作用

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DLL4在hBMSC移植治療暴發性肝衰竭豬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研究結果分別發表在HepatologyGut雜誌,但確切機制不清。此次會議上,課題組進一步報導了DLL4通過促進hBMSC轉分化為膽管上皮細胞促進肝臟再生。

該研究利用暴發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發現DLL4可顯著改善模型動物的生化指標和存活率。通過體外過表達和低表達研究,證實DLL4可促進體外培養肝細胞的生長與生物學功能,促進hBMSC誘導分化至膽管上皮細胞。

該研究證實DLL4-Notch信號通路通過保護肝細胞和促進膽管細胞分化來實現肝臟的再生修復,為DLL4單分子治療肝衰竭的臨床應用奠定基礎。

摘要標題:

DLL4 restores damaged liver by protecting hepatocytes and enhancing cholangiocyte differentiation(摘要編號:THU-380)

—END—

課題組介紹

課題負責人:李君,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歐盟研究計劃(ERC)特邀評審專家、中國老年病學會乾細胞專業委員會副主委、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浙江省首批「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浙江省衛生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對象。

課題組長期從事肝衰竭診治新技術研究,主要成員包括辛嬌嬌、石東燕、江靜等青年學術骨乾和李江、楊玲玲等研究生。近年來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面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等國家級課題16項,部省級課題13項,發表Gut、Hepatology等SCI論文50餘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

在看點這裡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