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天,喝上一杯它,體內濕毒掃光光!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中的 暑邪 。

三伏天,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 40 天!一年中最可怕的時候就來了。三伏過不好!是要留病根的!三伏開始!不論男女都要熱養生!

如何過好三伏呢?

入伏後有一個問題一般人都會搞混:「伏天裡我們是不是要一心防暑?」還要防寒!

伏天開始,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腠理開泄,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人們在夏季多喜食冷飲,愛吹冷氣機,這些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

很多病都是由於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或過於貪涼致外邪入侵所致。千萬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時防寒甚至比防暑還重要。你沒聽過「冬病夏治」?或者「冬病都是夏天積累的嗎?」

這是因為你可能在伏天時期常做以下事情而導致了寒氣入體:受涼,如洗冷水澡、趟涼水、吹冷氣機等,常吃冰涼的食物,如冷飲、冰鎮水果等。

伏天養生六個重點

1

祛濕

夏天多暑多濕,人往往感到頭重腦疼,則容易抑鬱、倦怠、胸悶、胃口不好。暑濕侵害人體可出現胸膈滿悶、飲食無味、口中黏膩、頭昏腦脹、肢體困重等癥狀。

暑濕之氣乘虛而入,老人、兒童和體虛氣弱者很容易心氣虧耗,出現中暑癥狀。

冬瓜蓮子粥

做法:先取冬瓜皮和冬瓜籽,加水煮成湯,20分鐘撈出後皮和籽,再加入冬瓜肉、米蓮子熬成粥即可。

說明:冬瓜皮可清熱利濕,具以形補形、治療濕疹皮膚的作用;冬瓜籽可祛痰濕、養顏美容;蓮子可健脾利濕。

2

解暑

三伏天溫度高、濕氣重,解暑祛濕不可少。

香荷飲

【食材及做法】取香薷 10 克,荷葉 10 克(或鮮荷葉 30 克),陳皮 10 克,薄荷 5 克,先將香薷、荷葉、陳皮三味葯煎煮 30 分鐘,再加入薄荷煮5分鐘即可,服用時可加適量白糖調味,代茶飲。

【功效】具有消暑理氣、祛濕解表的功效。

3

養氣

暑天容易傷氣,這將導致體力、元氣不足,機體功能下降。所以夏令養生尤其要注意「養氣」,以防到了冬天陽氣不足。

西洋參泡茶

夏天最好的補氣葯是西洋參,這是人蔘中唯一一個不上火、不傷陰的參,即便有陰虛、口乾口渴的問題,西洋參也照樣適用。

因為它是氣陰雙補的,特別是汗出過多,人覺得很疲憊、心慌的時候,適合用西洋參泡茶飲,對苦夏者很有利。

4

養心

夏季宜注重護心養心。夏天出汗多,傷心陰、耗心陽,是心臟最累的季節,人五臟之中的心與夏相應,故夏季人們當以養心為主。有心臟病史的朋友們尤其要提高警惕。

常吃紅色食物

夏季養心,而心最喜歡的是紅色,所以,夏季宜多吃紅色食物。

比如紅棗、櫻桃、葡萄柚、藏紅花等,其中一些成分可以起到養心、溫陽、助眠的功效。

5

健脾

夏天沒胃口、沒有食慾是不少人的通病。脾胃為後天之本,吃不好就會引發很多問題。

陳皮茶

【功效】這道橘皮茶具有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適用於暑天肚子脹氣、消化不好,或者吃飯沒胃口時飲用。

玉米糊

【功效】玉米屬於平補的食物,無論是哪種體質的人,都可以適當吃一些。玉米可調中健胃、益肺寧心,夏天很多人食慾不好,經常吃點玉米很好。

6

清火

夏天與「心」相應,人到夏天都上「心火」,而這也是對身體最大的消耗。這個心火有時會導致口瘡、心煩、失眠等病症。

蓮子心

【功效】伏天養生必備蓮子心,就是蓮子中間的綠芯,能清熱去火,主要清的是心火。

伏天有四怕

1

腸胃最怕涼

夏天,冰淇淋、冷飲、冰凍水果,吃起來那叫個過敏!但夏季也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床時和晚上臨睡前。為了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薑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

2

頸椎最怕吹

氣象熱自然很多家庭都長時間開著冷氣機,頸椎對著冷氣機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酸痛等後果。

建議室內冷氣機溫度不要低於 25 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著冷氣機。如果溫度不能自行調節,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3

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如果要在上午 10 點到下午 4 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

4

血管怕激

血管就像一個橡皮水管,彈性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天冷時會變脆、收縮,血壓也會升高;天熱時會變軟、擴張,血壓也會隨之降低。夏天如果頻繁出入溫差很大的冷氣機房,血管就會受到刺激,很容易出現痙攣,導致血栓脫落、血壓不穩,誘發中風、心梗的急症。

今年的三伏天要更長,這也給了我們更多的時間去把握這個養生的黃金期,把此文分享給更多朋友吧~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