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市盈率百分位估值,靠譜嗎?

很多人在投資指數基金的時候,都會參考市盈率百分位去選擇。

市盈率百分位高於50%就高估,百分位低於50%就低估,簡單易用,因此很受小白投資者的追捧。

現在各大基金三方公司包括且慢、蛋卷、天天、阿牛、螞蟻財富,都開發了市盈率百分位估值表。

那麽這個指標真的很管用嗎?今天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要說的是,這個指標雖然有用,但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靠譜。

我說個故事吧:

老張開了網紅包子鋪,特色是賣蟹黃包子,很多人吃了發現味道很讚,於是老王的第一家店生意不錯。於是老張不斷搞擴張,每年營收和利潤都能保持50%以上的增長。

隔壁的老王一看老張的生意那麽火,於是想投資,老張說我現在每年增長50%,雖然現在利潤只有100萬,但是五年之後利潤就是800萬一年了,你說值多少錢吧,於是老王思考過後,給老張評估了3000萬的市值,市盈率估值30倍。

幾年後老張已經在全國都有分店了,但是業務已經達到瓶頸,這時年利潤是1000萬,預計利潤增速則在10%左右。

這時老王又來談融資,老王一看這個生意也屬於成熟期了,打算以1個億的估值入股,市盈率10倍。

從這個故事來看,老張包子鋪的股權價值,其實是一直浮動的。

第一次老張融資時,由於企業處於爆發期,因此市場給的是30倍市盈率。

第二次老張融資,此時企業處於成熟期,成長緩慢,因此市場隻給10倍市盈率。

這說明一個問題,隨著投資標的的盈利成長速度減少,背後的估值中樞必然是不斷下滑的。

這個例子套用在A股上,最合適不過了。

早期我們有人口紅利,用便宜的部門產能對外輸出產品,因此GDP增速動輒十幾個點,所以A股市盈率也普遍在30倍以上。

但隨著我們人口紅利消失,出口、內需漸漸乏力,經濟也開始出現下滑,A股估值隨之下降。

如下圖,上世紀90年代,當時上證指數市盈率動輒幾十上百倍,不過我們同期GDP增速勢頭也很猛,保持在12-14%左右。

而最近幾年上證指數的PE只有12倍左右,年GDP增長也只有6%出頭。

一分成長一分價格,沒毛病。

因此如果用市盈率百分位數據來看,我們的上證指數從2000年以來至今絕大多數時間都處在低估階段,這顯然不科學。

早期的A股估值高是因為我們經濟成長快,但是現在A股估值低是因為我們經濟成長慢,用百分位去衡量,無異於刻舟求劍。

以小見大,我們再拿銀行股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06年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剛上市不久時,PE都是34倍。但十幾年過去了,現在降到只有6倍左右。

即使是15年牛市,它們市盈率最高都不超過8倍。

顯然銀行股要想再回到過去30倍的PE,可能性非常渺茫。

從本質上思考,銀行股估值下調,本質原因就在於成長跟不上了。

如下圖,以工商銀行為例,從2006年上市以來,工行早幾年每年淨利潤增速都能達到20%以上,因此市場可以給予30倍PE。

但是最近幾年,隨著市場進入飽和,工行已經成長乏力,淨利潤增長幾乎每年保持在3-5%左右,隻比通脹好一點,因此市場只能給6倍的PE。

所以寫了這麽多,我們能得到一些什麽結論?

01

運用市盈率百分位去分析寬基指數的估值,有一定局限性。

當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體向一個低速發展的經濟體轉化的過程中,估值中樞下滑是必然的。

因此如果要想使這個指標更加有效,就得剔除掉歷史上的泡沫階段和高成長階段的估值,市盈率百分位才更加具有參考價值。

比如09年至19年的十年間,A股開始擺脫早期的經濟狂熱階段,估值也趨於合理,這十年的市盈率百分位數據,顯然要比過去三十年的市盈率百分位數據靠譜得多。

02

運用市盈率百分位去分析行業指數,就更加不靠譜了。

好比用市盈率百分位去投銀行業,你會發現從過去30多倍的PE一路跌到現在的幾倍PE,銀行業對你來說,永遠都是低估值。

或者用市盈率百分位去投傳媒行業,因為成立時間過短,加上政策不確定性,即使百分位低於歷史上95%的位置,但依然深不見底。

03

那麽我們再來思考第二個問題,百分位估值是完全無效的嗎?

顯然也是不對的,如果我們取一個相對靠譜的區間段,比如近十年的股市數據去分析,這時用市盈率百分位可以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

比如15年牛市時中證500指數的市盈率百分位高於95%,這時如果能警惕逃離,那麽市盈率百分位便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這說明如果僅僅是從短周期,一個合理區間來判斷寬基指數的百分位,往往是具有一定效果的。

04

那麽我們該怎麽辦?

首先如果是投資行業指數,盡量不要參考估值百分位。

比如09年至今中證消費PE高達50倍,估值百分位很高,可到現在中證消費PE降到只有35倍了,但指數反而上漲了2倍多。

說明一些好的行業,高估值也未必不能投資。

其次,如果是投資寬基指數,可以參考百分位估值數據,但也要結合基本面,去分析股票的價值。

格雷厄姆說過,“股票的盈利收益率至少要高於國債利率的兩倍。”

如果指數的盈利收益率甚至低於國債利率,那說明這一堆股票估值都非常高,因此市盈率百分位的作用就要大打問號了。

中國的十年國債利率長期都穩定在3%上下,因此,如果指數的市盈率如果超過了33倍,這說明可能存在泡沫,我們把有泡沫的部分剔除,再結合PE百分位去做投資參考,效果就要好的多。

好比在2016年的時候,當時創業板的市盈率為40倍,從歷史百分位角度來看,百分位已經低於歷史上70%以上的值了,但從國債利率的角度來看,創業板的盈利收益率低於3%,遠低於國債利率,這時顯然就不值得我們冒風險去投資。

事實也證明,創業板從當時的歷史低位跌到現在還是跌去了20%,這說明脫離基本面去談相對估值,並不太靠譜。

END

最後總結一下,如何用市盈率百分位比較靠譜呢?

首先,我們應該遵循最基本的投資原則,至少指數當前的盈利收益率要大於國債利率,否則該指數的百分位估值指標是沒有意義的。

其次,在歷史階段中,我們應該剔除掉那些不合理估值的區間段,再去運用百分位指標。

比如上證指數在90年代市盈率上百倍,是因為高經濟增速的原因,但當時的數據就不適用於現在。

如果直接拿2000年開始的數據測算,上證指數的估值百分位是20%,顯然低的有點過於誇張了。

事實上,如果從近十年來測算,我們會發現,上證指數的估值百分位在40%,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種極度低估的狀態,但依然是值得投資的區間。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

喜歡請點個再看,謝謝。

PS:之前估值表裡中證全指的市盈率百分位採用的是從2005年1月至今的數據,目前為31%,後續我計劃將中證全指的估值百分位統計區間改為從2009年8月29日起統計,因為這個區間段剔除了07年超級泡沫階段的估值,相對更加合理,更新後的中證全指市盈率估值百分位為4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