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述評】關注青少年健康 夯實健康中國基礎

青少年是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青少年的健康水準不僅關係個人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而且關係整個民族未來的健康素質,也是國家人才戰略強國的基礎。青少年時期是人一生中死亡和傷殘發生率最低的年齡段,常被認為是人生最健康的階段,一直備受忽視。然而,青少年健康不僅關係其一生健康,也是下一代健康的關鍵;青少年健康不僅關係個人和家庭健康,也是國家和民族健康的基礎。因此,關注並促進青少年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前提、全面小康的體現,也是健康中國的基礎。

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性

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Study, GBD)在總結全球死亡和傷殘相關健康數據時,發現10~14歲青少年的數據最為缺乏;DAP等系統檢索2004年以來的涉及20歲以下人群疾病控制相關文獻,5歲以下兒童相關研究佔95%以上,涉及5~19歲兒童青少年的研究不到5%。青少年時期是人一生中最健康的階段,死亡和傷殘發生率最低,其健康一直備受忽視。然而,青少年健康不僅關係其一生健康,也是下一代健康的關鍵。因此,當前青少年健康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相關危險因素始於青少年時期,如吸煙、飲酒、藥物濫用、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體育鍛煉、超重肥胖。肥胖青少年約70%會延續到成年期,中國52.7%的每日吸煙者在20歲以前開始吸煙,75%的青少年吸煙者步入成年後會繼續吸煙,難以戒斷而成為終身吸煙者。2015年全球歸因於超重/肥胖和吸煙的死亡人數分別鋼彈668萬和630萬例,分別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12.3%和11.6%,控制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和吸煙行為已成為促進全人群健康的關鍵。在精神健康方面,50%以上的抑鬱等精神障礙形成於14歲以前,但大多數病例沒有得到識別和診治,從而對一生的精神健康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樣,青少年的大腦仍然有巨大的可塑性,是修正10歲以前各種負面因素造成的不良後果的關鍵時期。

青少年健康也對其下一代健康產生重要影響。青少年時期是青春期發育的關鍵時期,青春期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會延續到成年期而影響配子品質,並通過表觀遺傳修飾將危害傳遞到子代,孕期和產後暴露於這些危險因素對子代的生長髮育也會產生不利影響。母親肥胖是導致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兒、子代肥胖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青春期心理健康對於子代健康也意義重大,約1/4孕婦會出現圍產期抑鬱和焦慮癥狀,圍產期精神障礙多數是青春期精神障礙的延續;澳大利亞隊列研究顯示,86%的圍產期抑鬱在青春期就已經出現;產前抑鬱和焦慮會使胎兒生長受限,增加低出生體重的風險,在產後會影響母親-嬰兒的有效互動,對嬰兒的情緒和認知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隨著青春期健康的重要性逐漸被認識,國際社會已經將關注生命早期1 000 d延長到對8 000 d的關注,將5~19歲兒童青少年作為重點關注和投資的年齡段之一。2014年WHO發布《世界青少年健康:第二個十年的第二次機會》,呼籲為青少年提高全面覆蓋的保健服務、更積極的政策保護並鼓勵青少年主動參與到促進自身健康的行動中來。2015年WHO和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發布的《青少年衛生保健服務品質全球標準》,旨在幫助各國改善青少年健康保健的品質。2015年聯合國通過了包含青少年健康相關指標在內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發布的《婦女、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全球戰略(2016—2030年)》,首次納入10~19歲青少年作為全球健康行動策略的核心人群之一,提出了一系列促進青少年健康的措施和監測指標,充分體現了對青少年健康的重點關注。在中國,對兒童青少年健康的關注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特彆強調"要重視少年兒童健康";《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對兒童青少年健康提出具體要求,如加強學生近視、肥胖等常見病防治,12歲兒童患齲率控制在25%以內等。

中國青少年健康現狀及主要問題

(一)中國青少年健康現狀

死亡是所有疾病或傷害的最終結局,能集中體現某一人群的總體健康狀況。GBD數據顯示,中國青少年的死亡率不斷下降,由1990年的102.5/10萬下降至2016年的41.2/10萬。2016年中國青少年前十位死因依次為路線傷害、溺水、白血病、自我傷害、先天性出生缺陷、跌落、腦和神經系統腫瘤、機械力損傷、其他腫瘤、腦血管疾病,其中路線傷害、溺水是最主要死因,佔青少年總死亡人數50%左右。

另外,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狀況明顯改善,但各種健康問題也日益突出,主要包括:學校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青少年體質健康;青少年常見病;青少年慢性病;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全球化帶來的生活方式轉變;學生健康相關危險行為;留守兒童和流動兒童健康問題等。2014年的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青少年身體素質持續下降,視力不良檢出率居高不下,並呈現低齡化趨勢,超重肥胖和血壓偏高的檢出率持續增加,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逐年增加。

(二)中國青少年主要健康問題

1.心理健康問題:

焦慮症和抑鬱症是青少年群體中最為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2015年焦慮症和抑鬱症分別是造成中國青少年疾病負擔的第5和第7位原因,造成的疾病負擔分別佔中國青少年總疾病負擔的4.5%和3.8%。網路成癮,又稱為網路過度使用,是互聯網時代特有的一種心理行為問題;它既是自殺意念產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也可增加物質濫用、抑鬱、社交焦慮障礙等多種心理問題的風險。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發布,截至2017年底,中國10~19歲青少年網民達1.51億人,佔青少年總人口86.6%,青少年已經成為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網路成癮和手機成癮也日趨嚴重。

2.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16年全國6~22歲人群報告甲乙類傳染病90 806例,死亡166例;報告發病前5位依次為肺結核(34 223例)、猩紅熱(20 809例)、痢疾(11 620例)、乙型肝炎(10 929例)和愛滋病(2 873例),佔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總數的88.60%;報告死亡前5位分別為愛滋病、狂犬病、肺結核、乙腦和流腦。報告丙類傳染病293 723例,死亡4例,報告發病前5位的分別為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瀉和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佔全部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的99.08%。2016年全國共報告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853起,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資訊系統報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數的69.63%;報告病例35 679例,佔報告病例總數的79.32%。

3.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超重肥胖檢出率的快速增長,既是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全球範圍內一個共同的公共衛生問題。1985—2014年中國7~18歲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肥胖檢出率分別由1.3%和0.2%增長到19.4%和7.3%,30年間分別增長了14倍和35倍。煙草使用是目前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等最主要的可預防危險因素,2016年全國學生常見病及健康危險因素監測結果顯示,10~19歲男、女青少年嘗試吸煙率分別為27.1%和9.9%,現在吸煙率分別為11.7%和2.0%;青少年二手煙暴露率為42.7%。

4.常見疾病:

中國青少年視力不良和近視檢出率居高不下,1985年7~18歲兒童青少年近視檢出率約為25%,2014年增長至57.2%,18歲青少年近視檢出率更是由50%增長至近80%;其主要原因是戶外活動不足、課業負擔重(如家庭作業時間過長),睡眠不足也是近視發生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中國9~22歲學生每天運動不足1 h的報告率鋼彈76%,睡眠不足報告率超過90%。齲齒是青少年一個非常重要的健康問題,2016年全國學生常見病及健康危險因素監測結果顯示,12歲青少年乳牙齲與恆牙齲並存,合計檢出率約為28%,距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到2030年12歲兒童患齲率控制在25%以內的目標仍然有一定差距;10~12歲青少年乳牙齲充填治療率為7.4%,10~19歲恆牙齲充填治療率為23.5%,2011—2012年美國兒童青少年乳牙和恆牙齲充填治療率為75%,澳大利亞等國已超過90%。

青少年健康促進措施

(一)鞏固義務教育、逐步普及高中教育

教育是決定青少年健康與發展的重要因素,15~24歲青年受教育年限越長,青少年生育率、全死因死亡率、傷害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越低;1970年以來的半數兒童死亡率的下降與女性總體教育水準提高有關。隊列研究顯示,完成高中教育的青少年,其抑鬱、吸煙、過早(<16歲)發生性行為的風險明顯低於未完成高中教育者。因此,國際青少年健康專家呼籲,將普及高中教育(完成12年的中小學教育)作為促進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2016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顯示,10~14歲青少年98%以上在學校上學,15歲以後不在學校的比例隨年齡快速攀升,16歲分別有15%和10%的男、女青少年離開學校,19歲分別達到45%和33%,這與《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確定的"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美國青少年高中學業完成率從2010年超過了90%,2015年達到了93%。

(二)實施營養改善計劃、降低學生營養缺乏

2011年開始實施的"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對於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營養狀況產生積極效益。截至2017年3月,全國實行食堂供餐的試點學校比例達到71.0%,國家試點縣達到76.6%(比2012年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大大提高了供應安全、衛生、營養飲食的能力。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連續4年(2012—2015年)跟蹤監測,試點地區學生每天吃到三餐的比例由2012年的89.6%上升到2015年的93.6%,營養知識水準得分提高了16.7個百分點;身高、體重分別增加1.2~1.4 cm、0.7~0.8 kg,高於全國農村學生平均增長速度;貧血率從2012年的17.0%下降到2015年的7.8%,學生營養缺乏得到改善,學習能力有所提高,缺課率明顯下降。

(三)開展生活技能教育、提高心理社會能力

生活技能並非指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或生存能力,而是指心理社會能力,是個體採取適應和積極的行為,有效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要和挑戰的能力。生活技能主要包括十種(五對)能力,即自我認識-共情能力、有效交流-人際關係、控制情緒-應對壓力、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決策-解決問題,生活技能基本涵蓋了情商的各個要素。生活技能水準高的青少年發生吸煙、飲酒、藥物濫用、網路成癮、自傷行為的風險更低,身體和心理健康水準更高。生活技能教育對於青少年學業成就、人際關係和成年後的職業表現意義重大。在社會分工逐漸細化的現代社會,溝通交流技能、競爭與合作意識、堅強的毅力和敢於承擔責任的勇氣,不畏挫折失敗的心態,充滿激情的精神面貌等因素愈發重要。學生、家庭、教育和社會應達成共識,走出僅關注學習成績的誤區、重視生活技能教育、提高青少年心理社會能力。

(四)加快健康學校建設、促進青少年健康

學校是開展健康促進的重要平台和場所,青少年在校學習、容易組織、覆蓋面廣、效率高;青少年正值行為、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關鍵時期,可塑性強,易接受健康知識、理念和生活方式;學校有完整教育體系、手段和資源,便於相關工作開展。健康學校作為健康中國的基本組成部門,應該從健康政策與管理(組織長官、政策制定、健康管理)、健康環境(安全環境、生活環境、教學環境)、健康文化(校風建設、文體活動)、健康服務(平安校園、體育鍛煉、衛生服務、心理服務)、健康人群(體質健康、健康素養)等五個方面開展健康學校建設。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全民健康、生命周期全覆蓋的目標;從小抓起養成自主自律的健康行為;加大心理問題早發現和及時乾預,促進心理健康;減少不安全性行為和毒品危害;確保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 h,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25%以上,促進體質健康;加強學生近視、肥胖等重大、常見病防治;加強口腔衛生,12歲兒童患齲率控制在25%以內;有效促進青少年健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