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景山壽皇殿如何重現“真容”

作為老北京中軸線上故宮之外的第二大建築群,景山公園壽皇殿主體建築日前面向公眾揭開神秘面紗,這也意味著壽皇殿建築群由北京市少年宮歸還景山公園後,在經過了兩年的修繕和布展後,這處總佔地面積兩萬餘平方米的建築群在公園文化研究部門、古建專家及工匠們的辛勤努力下,終於全面複原其古建曾有的歷史風貌,並向世人展示其中國古代最高等級建築形式的恢弘規製。

地磚稻殼燒製 一個月才能出一窯

“剛把壽皇殿接收回來進行勘察的時候,就知道這個修繕工程是塊‘硬骨頭’,當時心裡又激動又忐忑。”景山公園基建科負責人都豔輝對於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從1955年開始一直由北京市少年宮使用,雖然壽皇殿建築群的外觀看似保存完整,但是從大殿到各個配殿的內部結構都被進行了很大改動,已經完全看不到古建曾經的風貌,“壽皇殿大殿變成了一個大禮堂,有演出的舞台和放映廳等設施,為了舞台舞美和鋪設音響管線,對大殿的木構件和彩畫都造成了一定破壞,為了冬天保暖,地下還埋有水暖管,牆體上也被安裝了暖氣。”在勘察中,都豔輝和同事們把這些古建需要恢復的要點都進行了詳細記錄。

為了達到不改變文物原狀的效果,景山公園專業人員在壽皇殿建築群修繕中對每一處細節都力求精益求精。“像大殿裡的金磚地面有不少都出現了損壞,為了能夠做到恢復原貌,公園在施工部門的選擇上費盡了心思,最終選擇的是一家具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技藝的老廠。”都豔輝向記者揭秘說,“不要小看這一小塊金磚,它的主要構成成分是澄漿泥,燒製磚的過程非常講究,首先燒磚的材料要存放3年以上才能夠使用,燒製過程也要很謹慎,一定不能用煤火或者柴火,只能用南方產的稻殼進行燒製,因為這樣火候比較溫和,燒出來的磚不容易出現斷裂,密實度非常好。要燒製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出一窯磚,非常不容易。”

大殿修繕施工 30米高腳手架就像盤山路

在對壽皇殿進行修繕施工的過程中,景山公園開工前就做好了區域內露陳文物的保護。“修繕過程中臨時拆下來的古建構件非常多,大到大殿的脊獸、吻獸,小到一片瓦件,我們為此專門在大殿西側建立了一個文物庫房,臨時拆卸下來的構件都進行了詳細的位置標號並進行集中存放。”都豔輝告訴記者,“100多平方米的庫房中當時放了各類構件幾百件,每個構件都有自己專屬的小標簽,為的就是這些構件在進行歸安的時候有據可循。”

壽皇 殿大殿

壽皇殿大殿內部規製巨集偉,進行修繕的時候腳手架搭建的高度就達到了30米,“我們的腳手架就像是‘盤山路’一樣,每次上去進行勘察和驗收都要彎彎曲曲走上一會兒,確實需要點兒體力。”隨著工程的進一步開展,一些設計前期勘察不到的隱蔽工程被作為了圖紙補充的修繕內容,讓都豔輝和同事印象深刻的是壽皇殿大殿在挑頂後發現一處角梁已經糟朽需要更換,“那個角梁的尺寸非常大,長度有4到6米,現場根本不具備放置起重機的條件,就是靠著人工一點點沿著蜿蜒的腳手架給抬上去,再慢慢調整好位置,安裝好之後工人司機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得就跟淋了一場大雨一樣。”

修複受損銅器 3D列印技術逼真還原

在對壽皇殿古建進行修繕的同時,關於這座古建築群的展覽展陳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著。“這也是景山公園建園以來策劃的最大體量的展覽展陳,總佔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包含六大展廳(壽皇殿、衍慶殿、東配殿、西配殿、神廚、西值房),而且還依照故宮家具陳設仿製了74件家具,其中包含紫檀家具、黃花梨家具、楠木家具,總價值兩千餘萬元,工藝價值、人文價值極高。”提到此次壽皇殿建築群面向公眾開放的展覽展陳項目,景山公園副園長汪兵介紹說,“我們考證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開了幾十次專家論證會,並結合專家意見推論出各殿宇內的基本陳設情況。同時景山公園也借助此次搜集工作,搭建了資訊數據化平台,整理錄入相關資訊,為日常查詢使用提供便利。”

“影像資料是還原歷史的最好佐證。”全程參與展覽展陳籌備工作的景山公園文研室李劭君告訴記者:“但由於搜集管道受限,我們掌握的圖片資料還是有限,值得慶幸的是,搜集過程中發現了一張壽皇殿正殿陳設的局部圖片,照片上清晰顯現了雲龍插屏、供案、供桌、香幾、貢器等物品。這也為展覽的局部複原提供了重要支撐。” 大殿前的銅鹿和銅鶴讓李劭君和同事們絞盡了腦汁,“我們專門請來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專家對銅器進行修複,像月台上這兩個銅鶴的鶴嘴都有部分缺失,而且背上的羽毛部分也有殘缺,兩個銅鹿的後背也有同樣問題。”不過讓李劭君感到驚豔的是,“專家通過樹脂的3D列印技術,層層疊加和上色後,現在這4個青銅器從外觀上完全看不到有任何修補的痕跡,不會影響人們觀賞的效果。”

另外,在對壽皇殿各殿的燈光進行設計時,景山公園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建門窗,讓自然光直射室內,讓遊客可以和600年前的皇帝一樣,在沒有現代燈具的照明下,可以在自然光線下欣賞展覽內容。同時園方還根據展覽展陳的實際情況,采取以自然光為主、人工光補充的組合方式,選擇不含紅外或紫外異塵餘生的光源,不僅盡可能減少照明帶來的異塵餘生,還可以模擬古代的“燭光”,使整個空間的照度柔和、均衡,給人溫暖、安詳的感覺。

原少年宮二期將啟動考古發掘

記者了解到,今年9月北京市少年宮已正式將位於景山公園西北區域的原少年宮二期貨還給公園方,該區域位於壽皇殿建築群西側,面積有23500平方米,部分史料記載,這片區域歷史上曾是忽必烈親耕場所,其中有一處興慶閣文物區。目前景山公園已對這片區域進行了院落封閉,未來將全面推進並完善景山西北區域規劃設計,並於明年啟動考古發掘工作。據景山公園副園長汪兵透露:明年將聘請專業部門進行考古發掘,根據發掘結果再進行專家論證和修繕,以免破壞地下有可能遺存的老牆基等遺址。

另據市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張亞紅介紹,市屬公園近些年大力實施文物保護工程,既強調文物保護,同時注重文物的合理利用,實施歷史建築安全評估、建立文物建築資訊數據庫、引入博物館文物管理機制等推進歷史名園文物建築的保護修繕、搬遷騰退及利用工作。據統計,3年來市屬公園內共有10處文物古建修繕一新,面向遊客開放,包括:北海公園漪瀾堂院落騰退、靜心齋修繕並面向遊客開放,中山公園社稷壇開放神廚舉辦社稷文化展、景山公園開放關帝廟並舉辦景山關帝文化展、天壇公園修繕齋宮並在無梁殿新辟歷史文化展、香山公園多年修繕並首次開放香山永安寺等。

通過騰退修繕後文物空間的利用,發揮公園中的文物古建在景觀需求、文化傳承、物質功能上的作用,通過“原狀展陳、歷史展示、引進展覽”等不同的開放方式傳承市屬公園歷史遺存的優秀文化,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產品與遊園服務,豐富了文物文化的價值與遊客遊園的獲得感。(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