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工匠選培歷時兩年 故宮養心殿大修在即

▲石作工匠選拔現場。| 故宮博物院供圖

2016年,故宮博物院啟動了「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在歷經文物搬家、古建築測繪、建材準備後,已「閉關」休養兩年零八個月的養心殿,終於將在下周正式動工修繕。

此次修繕與以往不同,所有接觸養心殿本體的工匠都經過嚴格培訓,將「持證上崗」。兩年中,故宮在多個部門協同合作下,展開了「八大作」中瓦、木、石、油飾、彩畫、裱糊六作的工匠選拔、基礎培訓,116名工匠培訓合格,19位優秀的資深工匠接受了故宮聘請。

27日,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故宮博物院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工匠基礎培訓考核總結暨研討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為培訓合格工匠部門頒發了證書。「未來故宮1200棟古建築的修繕都將實施這樣的研究性保護修繕。」單霽翔說。

選拔培訓優秀工匠,傳承古建修繕技藝

養心殿坐落於紫禁城乾清宮西側,始建於明嘉靖十六年,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此。啟動修繕前,養心殿基本保持晚清時狀態,除了地毯、鋪蓋等是複製的,其餘擺設都是真品。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養心殿曾經進行過一次日常維護,更換了一些碎瓦和抱廈的雨水管,挖補了地面。

故宮博物院「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在古建修繕方面首次提出了「研究性保護」概念,即「以保護的手段、研究的態度對待古建築修繕,使工程在保證品質的同時,最大限度還原和展現歷史資訊」,並開展了33項研究課題。根據方案,所有參加「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的操作人員,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通過故宮的考核後,才能進入項目現場進行古建築修繕。

「我們的技藝是凝固在文物建築當中的,所以把握了建築修繕的環節,把握了修繕工匠的工藝,就等於把握了技藝的傳承,確保了工程的品質。」單霽翔說。

好手藝來自日積月累的「修鍊」。參加培訓的工匠都是古建部門選拔而來,多數是四五十歲、有10年以上的從業經驗。培訓中,他們師從經驗豐富的古建修繕專家,每一步都按照古建的嚴苛標準進行。這些古建修繕專家大都超過60歲,很多人是非遺傳承人。為了傳授不走樣,有的瓦作司機和學員一起天天蹲在瓦面上,瓦上作業往往長達七八個小時。

「故宮的營造技藝傳承是不間斷的過程。」故宮「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傳承人李永革說,「我1975年到故宮工作,1976-1977年故宮組織我們年輕工人學習古建,老司機給我們上課長達幾個月。如今我也要傳授技藝,這次看到很多好的苗子,一招一式真是那麼回事,給我們樹立了信心,我們會不遺餘力地傳授技藝。」

「養心殿的施工過程依然是研究性的」

再過兩年,紫禁城的建城史就有600年了。這也可以說是不斷修繕的600年,並且形成了自己的工藝方法和工藝體系。

「中國古代木構建築的一大特徵,就是要進行不間斷地修繕和修復,才能保持狀態。」單霽翔說,故宮博物院工匠系統有清晰的傳承譜系,解放初期招收的工匠大多是營造廠的司機,自清代起承接皇宮修繕工作,個個身懷絕技、技術過硬,他們是新中國成立後故宮博物院的第一代工匠,這些匠師被後人稱為「故宮十老」。在古建築不斷修繕的過程中,他們將手藝傳授給青年工匠。50年間,故宮共培養了三代優秀的工匠隊伍。

2002年,故宮開啟了「故宮古建築整體維修保護工程」,計劃在2020年全面竣工。這是百餘年來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時間最長的一次故宮古建築修繕。但隨著時代發展,以及故宮自身部門無法參與故宮工程招投標的限制,修繕隊伍縮減,隨之而來的就是工藝傳承的問題。為了重新組建官式古建築修繕隊伍,故宮博物院在2016年啟動了養心殿官式營造技藝傳承、培訓與考核工作。

單霽翔表示,養心殿工程即將正式開工,施工的過程依然是研究性的。「一磚一瓦、一塊木材,都必須得到清晰的記錄。不需要換的,堅決不換,需要換的,換什麼材料、跟歷史上有什麼關係,要研究得明明白白。在養心殿項目之後,故宮博物院內所有1200棟古建築今後每一項工程都是研究性保護項目。修繕前,要進行全方位基礎性的研究鋪墊以後再開工。」

距離故宮「百年大修」的竣工期限僅有兩年時間,單霽翔透露,到2020年6月30日,故宮目前在進行中的為期18年的古建築整體維修保護工程和為時8年的「平安故宮」工程都將告一段落。為了給故宮慶賀600歲生日,故宮博物院將向觀眾全面展示這兩項重大工程的成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