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何海外貿易獲利豐厚,但明初卻嚴格實行海禁

海運嚴禁,顧名思義就是對海上貿易進行嚴厲封鎖。中國在有宋一代,海上貿易十分發達,而在南宋時期,由於政權移居中國南方地區,對外貿易更是進入鼎盛時期,並形成泉州、明州(寧波)、廣州等數個大型港口,由於貿易額和規模之大,因此海上絲綢之路這一稱呼逐漸出現。

海上絲綢之路

宋元兩代,東南沿海地區貿易之繁盛,但進入明代後,卻對海上貿易進行限制乃至封殺,是什麽原因讓明朝統治者無視海外貿易帶來的巨大利潤,堅決的實行海運嚴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穩定政權,1368年,明軍攻克元都北京,但元朝並未就此滅亡,元軍主力仍在且元廷盤踞在漠南地區,因此明朝在政權並未穩定,且在東南沿海地區倭寇頻繁襲擾,軍民損失頗大,自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正統四年(1439年)期間,浙江等地區遭受倭寇襲擾襲擾達七次之多。而除倭寇外,在東南沿海還存在著張士誠、方國珍的勢力,二人主力雖被朱元璋擊潰,但余部仍舊活動在東南沿海地區,因此,為防止海外反明勢力與元廷結合,朱元璋在建國後下令“片板不許下海”,並將此作為祖訓要求子孫繼行。

明太祖朱元璋

二、重農思想,朱元璋存在著濃重的重農抑商思想,在位期間對商人課以重稅,認為商人實乃“遊民”不利於國之根本發展,因此對商人加以諸多限制,如綢紗的穿著,商人禁止穿著,但農民則可以,在這種思想下海運嚴禁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三、恢復生產,經過元末的大動亂,社會百廢待興,因此明朝建國後當務之急是發展農業,鼓勵生產。在戰亂之下,商業無疑也是會受到打擊,小農經濟遭到破壞,商業發展必然會陷入衰落,因此海外貿易也間接受到影響。

且為配合海運嚴禁政策的貫徹實施,明朝政府還頒布相關律法以警示民眾不得私自出海,若被發現,輕則處以苔刑,重則處死,且家人都會被發配充軍,而鄰居若有發現不告者,則連坐處罪。

明朝的海禁嚴運,在明代初期確實起到了穩定政權,複興社會經濟的目的,但隨著明朝中後期商品經濟的越發發達,海禁嚴運卻成為了阻礙,經濟發展長期得不到突破,且將自己局限於自己的世界中,阻絕對外交往,不論是經濟還是科技發展逐漸落後於世界。

明朝疆域圖

參考資料:

[1]韓慶.明朝實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探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05):87-91.

[2]晁中辰.《明朝對外交流》

[3]鄭鏞主.《閩商發展史》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趙培文 鬱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