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手機的危害,不包括致癌

歷經十年,花費三千萬美元,還有數千隻實驗用小鼠,這場研究手機與癌症的關係的大型實驗終於得出成果並發布了。這是研究這一聯繫的最新研究(也是最大的研究之一),進行該研究的國家毒理學計劃得出的結論是,數據顯示,接觸過射頻異塵餘生的小鼠的患兩種癌症的幾率有略微的上升。

但這種情況完全達不到讓人類提心弔膽的程度,畢竟這些實驗使用小鼠進行,異塵餘生的強度也遠遠超過我們正常接受的量,而且效果也不能直接遷移到人類身上。

此外,麥吉爾科學與社會辦公室的醫生兼助理克里斯托弗·拉博斯說,癌症風險的增加可能僅僅是由於偶然性:在這些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查了成千上萬小鼠的數十種器官和組織的腫瘤,所以實際上找到一些患癌症的樣本並不奇怪。暴露於異塵餘生的小鼠甚至比沒有被異塵餘生的小鼠活得更久。

簡而言之,這麼大陣仗的搞了一通之後,結果就是:關係不大。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工程榮譽教授肯尼斯·福斯特表示,研究過程非常謹慎完善,但研究結果就是這樣薄弱,難以解釋。

自20世紀90年代David Reynard在妻子患上腦癌後起訴一家手機公司以來,對手機與癌症之間的關係的研究一直在進行。從那時起,研究的大部分結果,如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已經發表。福斯特說,這些研究結果太微小了,無法強力支持他們的觀點。 這不像動物研究那麼有說服力,「他說。

研究也產生了相互矛盾的證據:例如,13國的對講機研究顯示癌症風險沒有增加(儘管一項分析確實發現了統計學上顯著但難以解釋的增加)、一個瑞典研究小組發現了一段聯繫,但丹麥和英國的大型研究沒有發現。拉博斯說,混雜的結果支持這樣一種觀點,即實際上手機使用沒有增加癌症風險。 「這通常意味著沒有效果。你會看到數據的隨機性自然傳播,「他說。

根據這項新研究之前的研究,對癌症進行分類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表示,射頻異塵餘生是一種可能的致癌物質 - 它給環境因素提供了一個標籤,這些因素與癌症相關的證據有限或不充分,但並沒有被排除在外。

「這說明存在一定程度的懷疑,但證據不足以得出結論,」福斯特說。 「他們[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不願意說沒有風險,因為你無法證明這一點。但是他們又非常仔細,沒有看到存在大問題的證據。「福斯特預計,由於這項新研究,主要的醫療機構將不會改變他們的建議。例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評估了這項最新研究的結果後,並沒有放棄手機不會影響健康風險的立場。

他說,當談到是否確定會導致癌症時,手機遠非一個孤立的案例。在許多情況下,一旦研究開始了,就很難得出任何明確的結論。「一旦這些問題開始產生,他們幾乎無法解決,」福斯特說。「你不能證明某些東西不會導致癌症,但除非你有明確的證據證明它確實存在,否則就會陷入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灰色地帶。」

最重要的是,對手機和人類癌症進行明確、隨機和對照的研究幾乎是不可能的。拉布斯說:「你不能讓一群人使用手機,讓另外一群人不使用。」

福斯特說,手機和癌症之間的聯繫的在某種程度上與21世紀初的兒童癌症與孩子們接近電線的情況有關。數以百計的流行病學研究曾尋找一種聯繫,但只在數據中發現了一個小小的信號。 「這是一個小信號,沒有人可以解釋這個到底是有關係還是沒關係。」他說。

一樣,小的和難以解釋的發現意味著問題仍然存在,直到研究人員確定不值得繼續進行相同類型的研究,而這些研究更可能導致同樣的、持續的、令人費解和不明確的結果。 「他們不研究了,不是因為他們已經科學地解決了,而是因為推動研究沒有任何好處。」這就是電線研究發生的事情:「衛生機構說,如果那裡有什麼東西,它可能規模很小,以至於不太可能對人口產生巨大影響,「福斯特說。 「他們寧願花錢搞別的研究。」

拉博斯認為,手機和癌症關係的研究也可能發生這樣的情況。 「目前正在進行其他一些研究。 如果兩者都未能顯示出手機使用會增加患癌症風險的結果,那麼繼續研究可能是不值得的。在某個時刻,會有人說研究已經足夠了,如果有健康影響,我們現在可能已經看到了。」

拉博斯表示,如果能夠明確地得出任何結論,可能是手機使用可能與癌症風險有一些小的理論聯繫,但由於信息的極端缺乏,這些聯繫可能不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巨大風險。「如果你去動物園,熊會危害健康。但實際受到來自熊的傷害的風險很低,「拉博斯說。 「你實際上用手機就患癌症的風險很低。」

福斯特說,手機還有其他更緊迫的危險,比如開車玩手機。但是,儘管如此,人們仍然擔心手機的異塵餘生,這有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使用耳機或免提設備進行電話呼叫。「你可以把手機放在其他地方並使用它們,你甚至不需要為此找個理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