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伏企業應直上市場競爭而非尋找政府扶植

  光伏企業應直上市場競爭而非尋找政府扶植

  在6月1日,國家相關部委發布《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後,6月3日,11名光伏企業代表人致信新華社稱,國家對光伏清潔能源的補貼自2015年起已拖欠1000多億,而國家每年給火電的補貼就有1000億,如果將社會用電每度附加從1分9增加到3分錢,補貼問題就可以全部解決。他們希望政府繼續以補貼扶持光伏行業。

  6月6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相關長官與企業家代表共赴國家能源局,反映和匯報823號檔案頒布對行業的影響並提出有關建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李創軍副司長表示,光伏是未來能源變革的主力軍,能源局發展中國光伏行業的決心沒有動搖。

  在被視為“行業急刹”的光伏新政中明確規定:2018年在國家下文前各地不得安排需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對分布式光伏進行規模管理,2018年安排10GW;“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分布式光伏全電量補貼降低至0.32元/度等。這是繼今年1月1日“自發自用、余量上網”分布式光伏項目補貼下調0.05元/千瓦時以來的第二次下調。

  光伏產業與電動車產業一樣,是在過去數年政府通過補貼形式扶持的新能源產業的一部分,希望擺脫傳統能源過重的結構,引領全球新能源產業與技術的發展。但是,補貼政策在刺激資本流入的同時,也在這些行業產生了騙補亂像,比如在光伏行業出現虛假並網、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問題。政府雖然制定了循序漸進的產業發展遠景規劃,但是,為了獲得國家補貼,企業拚命快速擴大規模,而不顧品質和長遠發展,粗製濫造的原因在於盡快通過補貼盈利,因為這些企業清楚,補貼不會永遠存在。

  此次調低補貼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補貼政策正在製造一個巨大的麻煩。因為,分布式光伏的度電補貼在2013年-2017年一分未降,而同期光伏發電系統投資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以上。這意味著光伏企業投資回報率大幅上漲,會刺雷射伏企業繼續瘋狂的投資,“爭指標、拿項目、搶並網”,躺著就能賺錢。但是,目前中國政府自2015年起已拖欠1000多億補貼,如果不減少補貼,同時產能又不斷且快速的增長,那麽,根據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的研究顯示,中國很可能產生2兆到3.5兆元的補貼費用。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棄光電量16.2億千瓦時,棄光率4.3%,如果繼續進行規模化發展,中國補貼資金缺口也會越來越大,難以持續。政府的產業政策簡化為補貼政策,這直接誘導了企業行為單一化,以獲得補貼而擴大規模。為了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光伏發電應該從擴大規模轉到提質增效、推進技術進步等方面,但這需要通過價格壓力來實現,減少補貼可以促進企業降低發電成本、提高技術水準,從躺著賺錢向市場競爭階段邁進,推動行業有序發展、高品質發展。

  事實上,光伏行業已經有一些企業實現了很高的利潤率,即使沒有補貼也能獲得較高的收益。但是對於地方政府而言,所有的光伏企業都是所謂的戰略新興行業,可以不加區分的支持。那些沒有競爭力的企業為了規模效應而過度擴張,只在意規模化帶來的補貼收益。減少補貼的政策會讓規模化擴張刹車,轉而刺激企業進行技術與效率競爭,促進企業與市場的分化,有利於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品質與全球競爭力。

  產業為了良性的可持續發展,也應該接受政策的變動,而政府必須從企業自身利益與行業健康發展真正推動競爭。事實上,現在遭受衝擊最大的企業,恰恰是剛剛進入不久或者規模擴張過快的企業,都是因為只顧眼前因為補貼穩賺不賠而忽略行業格局,存在一定的投機性。

  當前的局面也給中國的產業政策提出了警告,因為以補貼為引導的產業政策很容易產生“一哄而上”的局面,很快形成低水準重複建設與產能過剩,甚至大量騙補現象。當開始政策收縮時,相當一部分企業則會付出慘重代價,它們往往要求政府承擔責任,而不認為是自己因貪婪受罰,造成市場的畸形發展以及政府信用受損,得不償失。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