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央行主管媒體談美國經濟:已有過熱現象 預計短升長降

  美國經濟是否過熱?

  來源:金融時報

  李赫

  近期,美國公布的二季度巨集觀數據依舊強勁,GDP增速為4.1%,是2011年之後的最高水準。失業率3.8%,創18年來最低。受強勁巨集觀數據影響,美聯儲9月份加息的概率加大,美元指數可能進一步提升,外溢效應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風險加大。後期美國經濟是一路向上還是已經到了強弩之末,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

  從利率看,經濟隱憂開始顯現。目前美聯儲采取穩定物價和就業最大化的雙重貨幣政策,是通過調整利率來實現的。從泰勒規則看,加息趨勢仍將持續。泰勒規則是美國常用的貨幣政策規則之一,伯南克和耶倫都曾根據泰勒規則來調整短期利率。2018年二季度的泰勒規則利率已高於實際利率並且有持續向上的趨勢,實際利率二季度是1.74%,泰勒規則利率已達2.13%,說明未來短期還有上升的可能,利率上升不利於美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美債期限利差已加速收窄。歷史上看,每一次長端利率低於短端利率,也就是收益率曲線倒掛時,都預示著美國經濟衰退,甚至金融危機。目前來看,收益率曲線斜率下降,美債期限利差(10Y-2Y)已不足30bp,根據泰勒規則,可以預見短端利率會進一步上升,離倒掛僅一步之遙。當倒掛發生時,人們對於美國未來經濟的預期會變差,各種經濟活動也會變弱。

  從投資端看,美國企業盈利見頂回落。企業利潤增速可以衡量美國的企業景氣程度。整體上看,2017年四季度以來,美國企業利潤增速見頂回落,尤其是2017年12月更高達-9%。金融行業和非金融行業利潤增速也與整體跌幅一致。分行業來看,耐用品製造、金屬製品製造、機械製造和電腦(電子)製造以及批發貿易、運輸與倉儲等,利潤增速均較之前的高點大幅回落。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說明了投資有過熱傾向。從2011年開始,美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連續多年快於GDP增速,這是經濟過熱的重要反映之一。美國的企業景氣程度已趨下滑態勢,固定資產投資依然火爆。“一下一上”中體現出美國經濟發展動能不足和投資過熱的趨勢。

  消費已呈過熱趨勢。近年來,美國消費率節節攀升,2017年更高達69.1%,甚至高於次貸危機時的消費率(68.8%)。消費增速超過生產率增速,導致通貨膨脹加速上揚。2009年之後,美國居民消費每年以4%的增長率在上漲,原因就是經濟好轉、失業率下降、工資上升,居民購買力得到提升。而勞動生產率在2017年底開始下降,但消費增長率並沒有回落,造成通貨膨脹從2017年10月的2.0%上升到2018年6月的2.9%。而且考慮到貿易戰進一步更新的風險,關稅的上升很有可能導致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物價被急劇推升。情況很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滯脹”危機前,通貨膨脹率從1964年12月的1.0%,迅速上升到1969年1月的6.2%。減稅、金融監管放鬆可能導致消費需求被進一步刺激。減稅對美國居民的購買能力也起到促進作用,根據裡根政府實行減稅的經驗來看,未來預計美國消費率會因減稅而提升。美國消費率在1970年到1981年8月的減稅政策施行前,消費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浮動,在減稅政策施行後,消費率一路從1981年四季度的60.2%上升到1995年的65.3%。2018年5月22日,美國對《多德—弗蘭克法案》進行修訂,放鬆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壓力,有可能導致消費需求被金融市場進一步刺激。雖然美國加快了加息的步伐,但從美國前5次加息周期消費率的變動來看,由於“消費黏性”的存在,對消費率的影響並不大。

  國運並不總會站在美國這邊。持續對經濟的刺激,導致美國2018年的通貨膨脹加快上漲,不得不采取加速加息的政策來應對。縱觀美國歷次加息周期,都伴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底氣就在於美國經濟在全球“一枝獨秀”,但現階段,美國經濟已有過熱現象,未來預計短升長降。

  (作者為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博士後)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