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吃奶的幾種「壞」表現,並不是厭奶期到了,多數媽媽都誤解了

孩子發育到三四個月的時候,部分寶寶就開始對奶水厭倦,主要表現在吃奶的時候不專心,吃奶時間和吃奶量都在減少,也有的寶寶在六個月後表現出這種癥狀,這就是孩子的厭奶期到了,一般會持續一個月左右,孩子除了不愛吃奶,精神狀態良好,大小便也比較正常,引起厭奶的原因有很多,但並不是所有吃奶的壞習慣都讓厭奶期來背鍋,如果寶寶有下面幾種表現,很可能跟厭奶期無關。

每次吃奶也就十多分鐘

寶寶剛出生的前兩個月,每次吃奶都很久,吃單側就要平均20多分鐘,寶寶吃得滿頭大汗,差不多過一個小時就又餓了,那段時間寶寶長得特別快,對奶水表現出高度的熱衷,可是現在一側平均五六分鐘就吃飽了,再讓他吃,他就開始不張嘴了,或者直接叼著奶頭玩,把媽媽都急壞了。

其實,吃奶時間的多少並不能判斷寶寶吃得多少,隨著寶寶的長大,吃奶的勁頭和吃奶技巧都在提升,三四個月的寶寶已經熟練掌握吃奶的速度了,一般來說,如果寶寶吃完奶,大小便都很正常,間隔時間跟以前差不多,說明他的確吃飽了,隻不過他的速度提高了不少,讓媽媽感覺他沒吃飽一樣。

吃一會就大哭,情緒暴躁

如果之前沒有用奶瓶餵養過寶寶,那麼就是媽媽的泌乳速度太慢了,寶寶吸不出來那麼多奶水,就會表現得更加急躁,媽媽就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母乳分泌減少了,或者乳汁產生了淤堵,有時候來月經期間,奶水會變得很少,這只是乳汁濃縮了,營養價值並沒有減少。

對吃奶不感興趣

還有的寶寶表現出厭奶情緒,單純就是因為媽媽的奶水總是嗆到他,吃奶的體驗不好,寶寶來不及吞咽,就會把奶頭吐出來,或者在不餓的時候,對吃奶一點都不感興趣,此時媽媽可以改變餵奶姿勢,半躺著或者躺著餵奶,比坐著餵奶的奶流量要小,媽媽的剪刀手有時候控制不住,就會嗆得寶寶直哼哼,當然不肯再吃了。

引起寶寶厭奶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性厭奶和病理性厭奶,如果寶寶在不愛吃奶的基礎上,精神變差或者頻繁地哭鬧,可能身體不舒服,媽媽要趕緊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多數的厭奶都是生理性的,寶寶可能嘗到了輔食的味道,對母乳表現出暫時的不感興趣,也可能是周圍環境太吸引人,寶寶吃奶總是注意力不集中,也有可能是輔食添加後,寶寶根本需要不了那麼多奶水了。

總之,寶寶真正的厭奶還是其他的原因,媽媽要學會分辨,不然過度的焦慮反而會影響母乳的分泌,當然,也不能寶寶不愛吃奶都統統歸結為厭奶,然後聽之任之,積極地查找原因也是很重要的,您說對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