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京對共享單車專項整治,政企多元治理模式正開啟

新京報訊(記者 蔡妍霏)5月17日,在宣布開展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專項治理行動的4天后,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對多個共享單車品牌違規投放車輛行為實施了行政處罰。

而在4月29日,廣州市發布40萬輛共享單車配額招標,擬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3家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商。在業內看來,隨著行業發展趨於理性,對共享單車的監管無疑進入新的階段。一線城市繼總量管控之後,開始探索更高效的政企多元治理模式,推進精細化運維。

政企攜手解決供需矛盾

據北京市級監管平台監測統計,目前北京街頭共享單車活躍車輛佔比較低,以今年4月為例,月平均活躍度不足50%。但根據艾媒谘詢發布的共享單車現狀發展報告,截至2018年12月底,共享單車的用戶規模達到2.35億人。“人沒車騎,車沒人騎”是目前共享單車供需端最主要的矛盾。

5月17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對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開展專項治理行動,針對亂停亂放、企業違規投放、破損廢棄車輛回收不及時等問題進行整治。在業內看來,將有利於促進市場有序規範運營,充分發揮共享單車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體系、解決短距離出行需求、治理交通擁堵方面的積極作用。

早在5月13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就發布消息稱,即日起開展為期一個月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專項治理行動,將對廢舊單車進行清理,以企業自主清理為主。 對於壞車率高,運維能力低的企業,按照”良幣驅逐劣幣”的原則,政府將引進周轉率和活躍度更高的企業,滿足市民的用車需求,解決供需矛盾。

考核機制亟待優化

在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與軌道交通研究中心戰略規劃部副部長尹志芳看來,共享單車行業走向政企聯合多元管理,需要一個相互協同、主動共擔義務和責任的氛圍。

長期研究城市交通的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可持續城市項目主任劉岱宗也表示,“監管是個長期的行為,應該建立有效的第三方管理機制。健康有序高效的市場競爭秩序,需要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參與,包括政府、企業、出行人與其他利益相關方。”

與此同時,業內普遍認為,儘管監管仍由政府主導,但吸納、認可企業加入行業發展管控和問題治理主體行列也必須提上日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多元化、動態化監管,避免一刀切式盲目管理局面。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4月29日,廣州市發布了40萬輛共享單車配額招標,擬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3家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商。這次公開招投標,對競標企業的配額進行了等級劃分,分別為10萬、12萬、18萬。最低10萬輛的配額,相當於設置了一個市場準入條件,杜絕了共享單車發展前期出現過的各方資本亂入的現象,對企業運維能力提出了要求。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運輸研究中心主任程世東指出,政府應在充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對企業的運營優勢持接納和借鑒態度。例如,對於當地單車的合理投放總量、市場景氣指數等信息,政府要給出科學、公開的判斷依據和結果,讓企業據此指導自己的運營行為。

有專家還將北京的專項整治和廣州的公開招投標當作“共享單車行業邁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標誌性事件。”“吸納、認可企業加入行業發展管控和問題治理主體行列也必須提上日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多元化、動態化監管,避免以前‘限投令’那樣的一刀切式盲目管理局面。”

新京報記者 蔡妍霏 編輯 陳小兵 校對 何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