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春季常見食材,腫瘤患者該怎麼吃?

春天,萬物復甦,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也是由冬寒向夏熱過度的時期。春氣象候往往變化無常,一會兒是陽光普照,春風送暖;一會兒又是陰雨連綿,寒氣襲人,故有人把它稱做「百草發芽,百病發作」的季節。尤其對於免疫力低的腫瘤患者而言,應該更加註意預防。

腫瘤患者無需對發物避之不及

民間自古就有春季吃發物易誘發老毛病的說法。那到底什麼是發物呢?

其實「發物」更像是「病引子」。我們都知道「藥引子」是指某些藥物能引導其他藥物的藥力。將發物戲稱「病引子」,意思是說發物可以引發、誘發原有或新發疾病。這裡所謂的「發」,是指由於過敏體質或過敏性疾病,如哮喘、蕁麻疹和其他皮膚病患者等,吃了某些食物,特別是異體蛋白質類的,如牛奶、蝦、海鮮等之後,很容易誘發過敏。但腫瘤並非過敏性疾病,故不屬此列。而且有些「發物」營養價值高,是腫瘤患者的優良營養補充來源。很多患者過分忌口造成營養不良,得不償失。

每到初春時節,大量瓜果蔬菜開始上市。這些林林總總的美味果蔬中,有幾樣被腫瘤患者列入「黑名單」中,那麼它們到底能不能吃?

香椿

香椿這與眾不同的香氣來自於其中的芳香物質,是一種柑橘、樟腦和丁香的混合香氣,能吃出花朵一樣的味道來。其鮮源於谷氨酸含量高,如果配上雞蛋中的核苷酸,兩者混合產生的味覺效應,就是那種難以言表的春天味道。

香椿與其他蔬菜一樣,有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較多的纖維素。然而,它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高於一般蔬菜,讓很多人望而卻步。腫瘤患者如何正確地吃香椿才安全呢?

一般來說,香椿發芽初期的硝酸鹽含量較低,隨著香椿芽的不斷長大,硝酸鹽的含量也在上升。所以選購時應以頭茬嫩芽為好。香椿洗凈後,在沸水中焯燙30秒~1分鐘,這樣就可以除去大部分的亞硝酸鹽,提高食用香椿的安全性。

春筍

竹筍,在中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 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纖維素、維生素B1、B2、C。多種維生素和胡蘿蔔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都有一定的含量,實為優良的保健蔬菜。

竹筍味甘、性寒,能化痰理氣,清熱除煩,通利二便,所以有「寬暢菜」的美譽,對於一些有便秘的腫瘤患者,可以適當地進食一些竹筍,緩解便秘之苦。

竹筍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比較難消化,所以對於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人要慎食。

韭菜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春天的韭菜總是很誘人,典型的綠色蔬菜,而且味道鮮香。

韭菜含有可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的β—胡蘿蔔素,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E、硒等,對人體健康很有利。除這些主要營養素外,還含有辣味成分硫化物大蒜素,大蒜素可促進維生素B1的吸收,也能讓糖的代謝變得更順暢,幫助消化。而且,營養物質分布也略有不同,維生素主要分布在韭菜葉中,而硫化物主要分布在韭菜的根部,其中大蒜素的含量是葉子的4倍。

韭菜含有粗纖維較多,不宜被胃腸吸收,因此有胃腸病的人不宜多吃韭菜,陰虛火旺者也不宜多吃。

春季的食材鮮美可口,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三個經常諮詢的食材,希望能解決大家的疑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