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腿粗細與奔跑能力有關嗎?

播放GIF

許多美式橄欖球運動員的腿部肌肉體積比跑步選手更加粗壯厚實,如果僅以肌肉量來看,美式橄欖球員應該比跑步選手跑得更快更持久才對,但事實並非如此。

由於運動類型的不同,美式橄欖球員厚重的腿部是為了更好地急停急轉、抗撞擊、抗阻力奔跑,而跑步選手的腿部肌肉純粹是為了奔跑(單方向直線運動為主)。

運動學專家通過多次肌電圖監測發現:股四頭肌(大腿前側)在抗撞擊和抗阻力奔跑時作用非常大,但在加速時,股二頭肌(大腿後側)則成了主要的作用肌群。

運動類型與腿部傷痛的關係

橄欖球員、跑者、足球運動員等常常出現同一個部位的肌肉拉傷問題——股二頭肌(大腿後側)拉傷。醫學報告發現,這些問題都源自於加速奔跑所直接導致。而股四頭肌(大腿前側)受傷的情況卻多數出現在橄欖球員、足球運動員中,這不是因為奔跑或加速造成的,而是非線性的急轉或撞擊導致。

再有,短跑選手的股二頭肌(大腿後側)拉傷概率比長跑選手高,而長跑選手的股四頭肌(大腿前側)受傷概率比短跑選手高。這是因為短跑選手加速時,需要股二頭肌強烈收縮,而長跑選手則因為長距離過程中落地支撐的次數過多過頻,導致股四頭肌過度疲勞而產生傷害。

為什麼人類大腿前側肌群普遍比大腿後側要厚實?人類進化出強壯的腿前肌群,是為了保持直立行走時平衡、跳躍、抗撞擊,反觀不需要直立運動和長距離奔跑的獵豹等貓科動物,它們的腿後肌群遠遠比腿前肌群來得發達。試想,假如獵豹拉傷了腿後肌群,那便意味著無法獵捕、意味著死亡。

非洲人的大腿肌群

別看非洲跑者的腿細,研究發現,他們的股二頭肌(大腿後側)體積勝過一般人,而股四頭肌(大腿前側)體積甚至比一般跑者更少。事實上,他們的跑步效率比一般人更好,能以更輕盈的步伐落地,不需要粗壯的股四頭肌去維持長時間的落地撞擊。


這就意味著,對於馬拉松或超馬跑者而言,如果沒有粗壯的股四頭肌對抗落地衝擊,就必須訓練出更輕盈、減少衝擊的跑步動作。

快來加入AI跑步營吧!

閱讀原文可直接報名AI跑步營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