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一星者,雖遠必誅

你給《流浪地球》打一星,我就給你豆瓣一星好評。

《流浪地球》擁躉與豆瓣的決裂,比《流浪地球》科幻,比現實魔幻。

有人說,因為一部電影就上綱上線,非蠢即壞。《戰狼2》之後,相似的情節又發生在了《流浪地球》的身上,有人稱後者為星際版《戰狼》,“戰狼”吳京出演了這兩部電影。

一言不合就一星

從《流浪地球》上映到現在的7天時間裡,它經歷了“中國科幻拓荒之作”“中國科幻元年”“流浪地球一小步,中國科幻一大步”的褒獎,和與之相差甚遠的1星差評。豆瓣評分從8.4滑落至7.9,評價兩極分化:好評率68%,差評14%,這直接導致了一場對戰——

《流浪地球》的粉絲湧入App Store給豆瓣打一星,同時安卓端也被攻陷。目前,豆瓣App的評分跌至4.8分,惡意差評還在不斷增加。

最近有一個截圖流傳於各個公眾號,說給《流浪地球》打一星的評論,並不是針對電影本身就事論事,而是扯上了愛國情懷和吳京,如——

中國科幻電影不容易,一星鼓勵一下。有吳京的一律一分。這個電影8.4分,良心不會痛嗎?這部電影集齊了我所有討厭的演員,必須0分……

那麽目前在豆瓣,熱門好評和差評都是怎麽樣的呢?

好評:

達到了一定的電影工業水準,特效牛逼;算的上是中國首部硬科幻,彌補了該類型片的市場空缺,實現了從0~1的突破。

差評:

災難片,非科幻片。脫離原著,甚至被改得面目全非;從科學設定、劇本,到人物刻畫、表演都有嚴重漏洞及不足;對價值觀不認同,或者說是對電影中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反感。

正反雙方的觀點都非常鮮明。而最後這一點——對價值觀不認同,或者說是對電影中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反感——才是這場“飯圈撕裂”的導火索。

短短7天,關於《流浪地球》的討論已經突破了“硬科幻還是災難片”的範疇,逐漸走上了一個新的方向:政治正確、道德綁架、戰狼精神。

除了網友之間的割裂,媒體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人民日報》在評論文章《果然,能拯救地球的,只有中國人》無疑將民族主義推向了高潮,它突出了“流浪地球”的中國特色:“在拯救地球這個經典到甚至有些爛俗的母題上,歐美人的思路往往是派出探險隊尋找新家園,而《流浪地球》則體現出中國人安土重遷的老傳統——對生活了300萬年的‘祖宅’不離不棄”,“中國科幻的內核一直有別於歐美科幻,《流浪地球》體現的是一種將全人類團結在一起“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理念。因此,雖然《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國科幻電影,但絲毫沒有刻意凸顯中國的地位,恰恰相反,電影弱化了中國人的身份,將整個人類當做一個命運共同體,這是其區別於好萊塢電影的重要之處,而‘天下大同’也是中國人對美好社會的一個共識和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與之對比,《紐約時報》在《:中國電影業加入“太空競賽”》一文中的評價更加中立:“與《紅海行動》和兩部英雄痛打西方惡棍的蘭博式《戰狼》不同,《流浪地球》並不帶有沙文主義色彩,儘管該片中也有《戰狼》系列的主角吳京。”

《新京報》下面的一個公眾號“沸騰”在《雖好,但“降維打擊”了原著的價值觀》一文中,作者宋金波指出,改編之後的《流浪地球》在其內核上其實是“反劉慈欣”的:“在原著中,角色的種族、國家屬性被淡化。原著中,主人公娶了一位日本妻子,而最後,由於不信任聯合政府而產生的叛軍,以及被處死的五千名地球派,都直指人性的弱點,也是對人性之惡的無情拷問。由此可見,原著是在努力做到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尺度上進行敘事。而在電影中,敘事的視角和情感被拉回到“國族榮辱”的層面,通過黑化其他國家小分隊的形象來反襯主角的英雄主義。”

公眾號“槍稿”則認為:“在齊聲讚美《流浪地球》的同時,網絡上出現了大量以檢索惡評並加以批鬥為職責的紅衛兵。上至權威媒體,下到私人公號,媒體和宣發的日趨同化,讓中國電影批評仿佛只允許有一種聲音。只有‘正確’,沒有理性,這就像我們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根本上是按照‘雖遠必誅’的邏輯進行普及的,只是為了激發‘戰狼情緒’和民族主義狂熱”,“和《戰狼2》相似的是,很多人也被感動,然而這感動的原因並不是來自電影劇作本身的感染力,而是一種榮譽感,是那種中國式集體主義所常年灌輸的東西”。

隱藏在價值觀對峙背後的,其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和現象——

否定我的五星好評=拿我的真情實感喂了狗

第一個問題:為什麽那些給豆瓣刷低分的人不會因為為其他電影打分急眼?

這裡提供兩個思路:

和同類平台比,貓眼的評分普遍偏高。比如《流浪地球》在貓眼的評分高達9.3,《戰狼2》高達9.7。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們對豆瓣的“著急上火”,其實還是對其權威性的認可。和非同類打分平台比(比如大眾點評、淘寶京東),因為被評價的對象背後映射的內容不同,相比餐廳、酒吧、商城或生活用品等等,豆瓣匯集的是人們對於影視文學作品的評價,它體現了個人愛好,以及個人品味和價值取向,是帶有個體情感的、主觀的“內容產品”。當《流浪地球》中的好評被否定時,就相當於否定了一個人心中的“佳作”,等於否定了他/她的價值觀,換句不好聽的話,這是“拿我的真情實感喂了狗”。

為什麽是豆瓣,為什麽老是豆瓣?

第二個問題:為什麽老是豆瓣?

“碰瓷豆瓣”已經成為這一兩年來中國電影圈形成的一股“風氣”。從畢志飛到《戰狼2》,總有一些群體以各種理由甩鍋豆瓣。對豆瓣的聲討也非常有規律性,是以一種政治運動的口吻進行討伐攻擊。

而此次《流浪地球》粉絲大戰豆瓣的內核,其實是大眾趣味和豆瓣主流用戶的價值觀衝突。

這雖然不是豆瓣第一次激怒大眾,但卻再一次揭示了豆瓣長此以往“脫離群眾、脫離大眾趣味”的狀態。豆瓣用戶的普遍觀影品味讓許多人,或者說大眾審美遭到鄙視,這一點早在《戰狼2》就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觀察者網發表的《意外成了中國崛起的試金石》就寫道:“在以‘豆瓣’為代表的社區,一批疑似具有某種應激創傷障礙的群體,以近似集體無意識的方式,自覺或者不自覺的站在西方教科書的立場上,以近似原教旨主義的虔誠和狂熱,做出了明確的回答:不允許、不可以、不要想;現實中不能做,電影中不能拍,科幻裡不要想。‘想都不要想’‘想都不應該想’,就是這批回答的基本共性。”

它甚至還給批評者打了一個標簽,稱《流浪地球》的批判者相當程度上嚴格的扮演著原著中叛軍的角色。

而實際上,由於豆瓣的“用戶畫像”比較特殊,可以說,他們絕非大多數,這意味著,這種用戶畫像並不能代表中國普遍觀眾的欣賞水準、品味和觀影感受,更無法代表某個影視作品的精準閱聽人的審美趣味。

在多年的發展中,豆瓣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用戶群體,這與涵蓋盡可能多的群體樣本有直接衝突。這就造成了一種既尷尬又難以改變的現狀:人們依賴豆瓣,但不同意就與之對立。

“槍稿”作者楊時暘曾在《到底是什麽人想乾掉豆瓣》中寫道:“無論電影、電視劇抑或書籍,幾乎所有文化精神產品在豆瓣的評分都被媒體廣泛引用;某種程度上說,相較而言,豆瓣的評分已經成為了國內唯一值得公眾信賴的出處。”這個時代,少有人再願意做一個提供外部價值,卻不怎麽賺錢的項目。與豆瓣打分一體兩面的,就是它的“窮酸感”。

與豆瓣對峙將會是大眾唯一的選擇嗎?那些攻擊豆瓣主流用戶群體價值觀的用戶,可以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豆瓣”,這將是整起口水戰中,唯一能夠產生正向價值的可能。

最後一點忠告:理性愛國,文化自信。

感謝虎嗅首席評論員伯通對本文的貢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