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力因素對分娩的影響有多大

︱︱

決定分娩的因素包括產力、產道、胎兒及待產婦的精神心理因素四個方面,其中產力因素是最常見的影響因素。在婦產科護理學中也是出現頻率較高的一個考點,包括產力的構成,各產力在分娩過程中的作用以及主要產力——子宮收縮力的特點。中公衛生人才網的小編就分娩中的產力因素進行介紹。

產力包括子宮收縮力(簡稱宮縮)、腹壁肌及膈肌收縮力和肛提肌收縮力。

1.子宮收縮力:是臨產後的主要產力,貫穿於整個分娩過程。正常宮縮特點有:

(1)節律性:宮縮的節律性是臨產的重要標誌。每次宮縮由弱漸強,維持一定時間,隨後由強漸弱,直至消失進入間歇期。臨產開始時,宮縮持續時間約30秒,間歇期約5~6分鐘。隨產程進展宮縮持續時間逐漸延長,間歇期逐漸縮短。當宮口開全(l0cm)後,宮縮持續時間長達60秒,間歇期短至1~2分鐘。

(2)對稱性:正常宮縮起自兩側子宮角部,迅速向子宮底中線集中,左右對稱,再以每秒2cm的速度向子宮下段擴散,約在15秒內均勻協調地擴展至整個子宮。

(3)極性:宮縮以宮底部最強、最持久,向下逐漸減弱,宮底部收縮力的強度幾乎是子宮下段的2倍,此為宮縮的極性。

(4)縮復作用:每當宮縮時,子宮體部肌纖維短縮變寬,間歇期肌纖維雖然鬆弛,但不能恢復到原來的長度,經反覆收縮,肌纖維越來越短,這種現象稱為縮復作用。

2.腹壁肌及膈肌收縮力(腹壓):是第二產程時娩出胎兒的重要輔助力量。腹壁肌及膈肌收縮使腹內壓增高,促使胎兒娩出。腹壓在第二產程末期配合宮縮時運用最有效。過早使用腹壓易使產婦疲勞和造成宮頸水腫,導致產程延長。第三產程使用腹壓還可迫使胎盤娩出。

3.肛提肌收縮力:有協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進行內旋轉的作用。當胎頭枕部位於恥骨弓下時,能協助胎頭仰伸及娩出。胎兒娩出後,有助於已剝離的胎盤娩出。

以上就是分娩中的產力因素相關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公衛生人才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