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鬼谷子》智慧:短短六句話,勝讀十年書!

01

不變則痛,善變則通

捭闔者,天地之道。

捭闔者,以變動陰陽,

四時開閉,以化萬物。

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

捭闔者,道之大化,

說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

吉凶大禍系焉。

——《鬼谷子》

陰陽變化,春夏秋冬,萬物都在變化,在奔流的歷史長河中,沒有什麽是不變的。

拘泥於條條框框,不知道變通的人,遲早要吃大虧。

一部《易經》,講求的也是知變與適變的學問。

《道德經》裡也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變動,彼此矛盾的雙方也經常發生轉換。

真正有才學的人,洞察萬事萬物變化的道理,懂得乘勢、順勢。

而不是因循守舊,故步自封。

這是變通的道理,更是人生的智慧。

02

反彈琵琶,逆道而行

欲聞其聲,反默;

欲張,反斂;

欲高,反下;

欲取,反與。

——《鬼谷子》

想要聽對方講話,我們先保持沉默;想要對方敞開心扉,我們要先收斂;

想要對方高傲起來,我們先謙卑;想要從對方獲取什麽,先給他點什麽。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聯吳抗曹,用的就是這一招。

他知道孫權年輕有為,必然高傲。

所以在孫權面前故意誇大曹操的兵力,說東吳不堪一擊,不如投降。

孫權不忿,果然上當,答應了諸葛亮孫劉聯手抗曹的方略。

《道德經》裡也說過:“將欲去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

這是老祖宗最樸素的辯證法。

反彈琵琶,逆道而行。

當所有人都在想往左走的時候,嘗試往右走,往往會有出奇製勝的效果。

03

內方外圓,隨機應變。

內者,進說辭也。揵者,揵所謀也。

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

陰慮可否,明言得失,以禦其志。

——《鬼谷子》

想要說服別人,就不要直來直去,這樣只會傷人。

學會委婉的勸諫,既不傷害彼此,也能達成目標。

一個人要講原則,但是也要懂得靈活。

古人常說:忠言逆耳利於行。

但是為什麽忠言一定要逆耳呢?

魏征向唐太宗屢屢諫言,太宗氣得對皇后說:總有一天我要殺了那個鄉巴佬。

而鄒忌諷齊王納諫,只是講了一個故事,就讓皇上開開心心地廣開言路。

二者都盡到了忠君愛國的責任,但是一個讓皇帝欣然接納,一個為皇帝厭棄。

曾國藩說:勸人不可指其過,需先美其長。

人都是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壞話。

我們內心要讓別人變好,這是內方;但是未必要直來直去,傷人面子,這是外圓。

04

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言者,有諱忌也。

眾口爍金,言有曲故也。

——《鬼谷子》

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這句話現在被翻譯成: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講。

一個人隨便說一句話,可能是無心之言,但是可能會害死一個人的性命。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輿論的壓力,足以在精神上壓垮任何人。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鍵盤俠在瘋狂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也在“造業”。

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能少說就少說,能不說就不說。管住自己的嘴,就是積德。

05

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用。

——《鬼谷子》

危險的事情是有征兆的,聖人會洞察世事,獨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小洞不補,大洞吃苦。

在災禍剛剛萌芽的時候沒去彌補,將來肯定會吃大虧。

商朝紂王即位不久,便命工匠為他磨一把象牙筷子。

紂王的庶兄賢臣箕子感歎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雕的碗白玉磨的杯。

有了玉杯,其中肯定不能盛菜湯豆羹,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

然後衣服、屋子都要換成更好的,甚至還要掠奪別人的財富,這樣的話,國家就離禍患不遠了。

果然,紂王的貪欲越來越大,最終以致天怒人怨,最後自焚於鹿台的熊熊烈火之中。

紂王的無道昏庸,貪婪殘暴,是從一雙象牙筷子開始的。

這個世界上,有些事一旦有了一個小小的開頭,就會不可遏止地滑向深淵。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學好很難,學壞卻很容易。

一個人必須時刻檢省自己,改正陋習,才能規避禍患。

06

認清自己,揚長避短

言其有利者,從其所長也;

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

故介蟲之捍也,必以堅厚。

螫蟲之動也,必以毒螫。

故禽獸知用其所長,而談者知用其用也。

——《鬼谷子》

聰明人都懂得揚長避短,這樣才不至於陷入困境。

就像是甲蟲用自己的殼自衛,螫蟲用自己的毒螫攻擊。

我們常說決定一個木桶的盛水多少,看最短的那塊。

所以要我們取長補短。

但是人生不是木桶。

人的成就大小,也不是短板決定的,而是長板決定的。

薑子牙從商是個失敗者,從政卻出將入相。

錢鍾書數學不及格,但是也不妨礙他是個偉大的作家。

偉人們都有短板,何必苛責自己、要求孩子一定要是個全才?

一個人要善於發掘自己的長處,並且把它發揚光大,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