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南京90後外地小夥:買房要趁早、下手也須快準狠!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整,騰訊房產特別推出70周年系列報導計劃,70人、70企、70城,將會通過縱向、橫向及微觀、宏觀的系列報導,突顯國家和城市及家的巨大變化,弘揚和傳播正能量,頌揚責任企業及企業家的奮鬥歷程。

當祖國迎來70周年生日,逐漸在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的90後們都進入了20歲,甚至已經將近30而立之年,他們已經開始面對青年時期的一大任務——買房。各地房價都在攀升,當很多90後面對多方面壓力慢慢變得佛系時,有一批優秀的90後已經默默成為了有房人士、傳說中的房東。

針對90後的購房經歷,騰訊房產南京站採訪了兩位已經在南京買房的外地90後小夥子,看到他們的故事,相信不少朋友們可以在他們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還沒買房的小夥伴們也不妨來看看前輩們的經驗~

90後代表1號:高樂高:剛工作兩年無貸款喜提89平新房 他說沒啥好羨慕的

高樂高同學來自素有“五省通衢”之稱,兩漢文化發源地的“東方雅典”——徐州,在南京的互聯網公司負責視頻、攝影方面的工作。

高樂高同學的買房故事還是比較令人羨慕的,剛工作兩年、26歲的他便擁有了一套89平價值240萬的房子。由於剛參與工作不久,工資在房價面前真的是杯水車薪,房子全款由父母讚助。年紀輕輕便喜提大房子且沒有貸款壓力,使得他在身邊90後中脫穎而出。

一開始,高樂高同學和我們大部分外地小夥伴們一樣,在南京租房子住了2年,遇到的奇葩舍友和房東頻繁漲租讓他覺得租的越久越沒勁,於是最近便在南京買下了自己的房子。

其實高樂高同學買房的小算盤早就打起來了,還是很有遠見的,當大批90後還在攢錢到處旅遊、到處找實習的年紀,高樂高同學已經開始研究各地房價,看遍了全南京、全無錫和全蘇州的房子,還有各種經濟報告、房價走勢的帖子 。

蘇州和南京房價猛漲的時候,高樂高同學就感覺勢頭不對,去了無錫看房,準備先買個保底,當時無錫房價很低,房價水準和經濟水準差距過大,無錫和蘇州經濟水準很接近,但是房價只有蘇州一半,估計後期只會漲不會跌。

看過了了無錫濱湖區的幾個盤,印象最深的是綠城的玉蘭花園,當時價格是是一萬二每平,但是由於爸媽思想比較保守,不相信年輕人的判斷,怕房價跌、怕被套牢,最終還是沒有買。再就是南京百家湖周圍房價1萬的時候嫌貴沒買,以為等等會降的····。

“我在無錫看的盤,現在貌似是三萬多,腸子都悔青了···· 。”

很多還沒有買房的人都想再等等,但房價不等人,因此能選擇的房子也越來越少。高樂高同學最後還是買在了年輕人比較多選擇的浦口區,一個靠近老山的建案。他參考的因素是:1.小區距公司車程較短,雖然還沒買車,附近有地鐵4號線2期規劃的站點,交通也是比較方便的 2.總價較低,比起主城房價,在江北可以負擔得起一套較大的平方的房子,省去過度換改善的麻煩 3.戶型方正,三面朝陽,居住舒適4.小區雖然在江北,但處在國家級新區,發展可觀。

理想中高樂高同學想買華潤國際社區,但是由於後期不給改設備平台了、這個小區搖號中獎率也比較低,在10%之下。高樂高同學稱,鄰居搖了八次號才搖到號,他第一次搖號就搖到了現在這個小區,怕放棄了這次機會等華潤國際社區的搖號搖不到,於是乾脆就在這買了。

交房時,由於是毛坯房,倒是沒有什麽與宣傳圖的落差,讓人不滿意的是樓梯道沒貼瓷磚、電梯比疊墅的差。

看起來還比較順利的買房過程,也遭遇了點煩心事,高樂高同學稱,開發商隱瞞了1條重大不利規劃,後期他還因為這個參與維權了,大家付出了巨大努力,並且剛好碰到了巡視組來,才促成了這起事件維權成功,最終政府改了規劃。

像很多年輕人一樣,高樂高同學也參與了新房的裝修設計,但裝修涉及到,戶型優化,材料選擇,色彩搭配,預算把控,進度把控等方方面面,他認為專業的設計師更重要。

目前高樂高同學的新房還在裝修中,預計年底就可以入住了,雖然還沒有女朋友,但有了自己的房子很讓人羨慕了。

面對小編溢於言表的羨慕之情,高樂高同學表示沒啥好羨慕的,雖然沒有房貸壓力,但“買房不是終點,是起點。生活的壓力來自方方面面,此消彼長。”這些或許是買了房之後的小夥伴才懂的吧…

比起高樂高同學的順風順水,另一位同學的故事則和眾多90後房東相似。

90後代表2號:Tione: 半個月看房一周內決定 92年南通小夥已在南京買房

Tione同學來自被譽為“北上海”的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門戶城市——南通,在南京的互聯網公司負責新媒體運營方面的工作。

從上大學到現在,Tione同學已經在南京住了快10年了,今年是他工作的第五個年頭,預感到以後會在這個城市扎根,眼看著房價一直漲,不能再等了,2017年,他在公司附近買了一套37平的二手房,帶著寵愛的狗狗一起搬了進去。

由於小區地處建鄴區,附近有地鐵、多個商場,房子單平價格很高,別看只有37平,還是二手房,當時總價也達到了110萬,房子30%的首付由父母讚助了大部分,Tione同學拿出了剛工作幾年辛苦攢下的存款,剩下的70%就變做了每月四千多的房貸,佔掉了工資很大一部分,

剛畢業時Tione同學就看過房子,當時想買個大一點的新房,一步到位。那時南京的房價已經開始漲了,遠一點的江寧、橋北、浦口的房價還是有挺大空間的,110萬可以在這幾個地方買到大一些的房子,但當時不感覺緊迫,還沒有到必須買房的境地,於是一直觀望。看來看去,從大房子看到了小房子,突然就到了某個階段,他覺得不能再等了,最後決定先買一個小的住著。拿出了半個月的時間集中看房,隻用了幾天就做了決定,他稱自己是“衝動消費”。

買房時他看重的因素有兩個;1.小區離公司近,節省通勤成本和精力2.周邊配套豐富,生活便利。於是看過這個房子後,一周內就定下來了,沒再看其他的房子。

很多想買房的人都希望能首次買房就買到稍微大一點的,省去換房的麻煩,但大家都被房價和收入限制了,Tione同學也是。儘管房子不大,兩年內房價也上漲了20萬左右,加上馬上要在附近建設新的地鐵線路,房子後續升值還是在意料之中的。

Tione同學大方地和小編分享了一則故事:“15年的時候朋友在南湖的一套約60平的房子,當時70萬就賣掉了,不知道以後會升值,如果是現在能賣200萬。”

儘管現在還背負著房貸壓力,Tione同學對於未來購置房產的心態還是很積極的,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了或者準備結婚時,會考慮換大一些的房子;在經濟條件和政策允許的情況下,應該會再買。

當問到買房的心得和建議,兩位受訪的90後統一回答:買房要趁早。結合兩位買房的過程也可以看出,還沒有買房的人往往都抱著觀望的態度,以為房價將來會漲的比較慢,甚至有可能跌,但現實是,一旦到了必須買房的地步,才突然發現,房價已經漲的讓我們錯過了當時可以購置的比較好的選擇,買房還是應該早看早關注,下手也須快準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