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樣才算走上了學佛之路

什麽是皈依

你皈依三寶了嗎?

皈依,是從自我中心的串習中走出,開始以佛法為中心的人生。這樣,才算走上了學佛之路。

誰能指引我們出離惡道?惟有佛法僧三寶,這是我們的究竟皈依處。

皈依的重點有二,一是認識三寶功德,二是強化三寶在內心的分量。皈依後,我們有沒有認識到三寶功德?進一步,三寶在我們內心究竟有多大分量?如果沒有分量,佛法就不可能對人生產生影響。

凡是我們覺得不重要的人,即使天天見面,也會視若無睹;凡是我們覺得不重要的事,即使天天在做,也不過是一種機械運動。

這樣的人和事,對我們不過是雖有若無的影像而已。反之,我們覺得重要的人和事,才會牢牢佔據整個身心,使我們的一切都圍繞這個重點進行,就像人們對摯愛的事業,就像母親對心愛的獨子。當這種愛在內心有著壓倒一切的分量時,整個人生都會投入其中,哪怕為此捨棄一切,哪怕為此付出全部。

那麽,三寶在我們心中的分量能否與之相比呢?

皈依,不僅是走入佛門的儀式,而是一直可以修到成佛的法門。其最終目標,是成就我們本具的自性三寶。所以,從學佛到成佛的整個過程都沒有離開三寶,都是不斷念佛、念法、念僧的過程,否則就會偏離正道。

但從佛教界的現狀來看,皈依往往流於形式。很多人雖然皈依了,但對三寶並沒有多少認識,整個生命還是以自我為中心。近年來,我一直在各地提倡“皈依共修”,並推出了《皈依修學手冊》,目的就是在幫助大家深化對三寶的認識,強化三寶在內心的分量。

真正的皈依,是從自我中心的串習中走出,開始以佛法為中心的人生。只有這樣,才算走上了學佛之路。

皈依的關鍵是什麽

皈依後該怎麽做?

許多人只是將皈依當做獲得佛教徒資格的形式,很少意識到它對修行有多麽重要。其實,整個佛法修行都未離開皈依的內涵。我們所皈依的佛、法、僧三寶,代表著佛法的全體,缺少任何一寶,都是不完整的。學佛,從皈依外在的三寶開始,最終在自己生命中實踐內在的三寶,涵蓋了從修行到成就的全過程。

皈依三寶,關鍵在於對三寶生起強烈的依賴之心。通常,各人都有自己依賴的對象,包括感情、事業、金錢、地位等,並以此作為人生追求。但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些依托都是不可靠的。我們依賴感情,但親人可能會變心;我們依賴孩子,但孩子長大後未必聽話。

於是有人說,世間唯有金錢最可靠,因為它永不變心,但世間每天都有破產的人,即使將錢財鎖在保險櫃中,通貨膨脹也會使它們大幅度縮水。

以佛法的智慧來看,人命無常,國土危脆,世間一切依賴都是不可靠的。而輪回之路是崎嶇的,稍有不慎就會造下無窮惡業。在茫茫的生死苦海,在無盡的險惡輪回,我們隨時可能落入三惡道中。人們只是被一些暫時的快樂所蒙蔽,看不到自身所處的險境。

死亡何時來臨?我們沒有絲毫把握。一口氣不來,轉息便是來生。來世投身何處?我們更是茫然無知,唯有隨著業風飄蕩。不斷地念死無常,不斷地思維惡道之苦,才能珍惜現有的分分秒秒。

同時,對三寶產生強烈的依托感。在生死大海中,三寶猶如幫助我們逃離苦海的唯一舟航。離開這條救度之船,只能獨自在海中掙扎。

不少佛弟子雖皈依三寶,卻未將三寶視為生命的依怙,甚至不曾在內心佔據重要地位。在我們的心目中,還是金錢好,還是兒女好,還是事業好。

即使遇到挫折時,也不肯深信因果,深信佛菩薩所揭示的生命真相,寧願相信那些似是而非的道聽途說,相信街頭擺攤者的信口開河。這樣的皈依三寶,只是徒具形式而已,並未在我們的心行產生作用。

皈依三寶,應不斷憶念三寶功德。就像那些追星族,每天都在聽著偶像的歌聲,模仿偶像的裝扮,搜集偶像的消息。在這種強化過程中,偶像就在其心中樹立起崇高的地位。

我們選擇三寶作為皈依對象,也應不斷思維佛陀無量的慈悲、智慧和功德,確信唯有佛陀才能將我們從生死中救拔出來,唯有佛法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唯有僧寶才是修行不可或缺的助伴。 強化三寶在心目中的地位,才能將佛法深入於內心,念念與三寶功德相應,最終成就三寶的功德。

在佛法修行中,有兩種方式:一是依據經教,通過聞、思、修的熏習,依循持戒、得定、發慧的步驟進行。一是直接以佛陀為榜樣,以佛陀所行作為自身觀修和臨摹的對象。我近期所講的《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正是對這一修行方法的詳細闡述。

《普賢行願品》出自被譽為“經中之王”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是見地高超、至圓至頓的修法。雖有很多人以誦念《行願品》為日常功課,卻極少有人認識到其中蘊涵的觀修方法,更無法運用於修行實踐。 我在研習《普賢行願品》的過程中,感到這一法門極其殊勝, 乃“菩提心的無上觀修,成佛的臨摹方法”。

《普賢行願品》的修法,是根據佛菩薩的心行而設定,每一願皆以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為利益對象。所以,修學《行願品》不應僅僅停留於念誦,更要認識並實踐諸佛菩薩的功德,以《行願品》揭示的心行特徵調整我們的心,從而使生命內在品質發生變化。

同樣,憶念三寶的過程,也正是念念成就三寶功德的過程。皈依三寶,就應以三寶為今生依托,通過誦經、拜佛、觀想,樹立三寶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所以,皈依不僅是單純的儀式,也不僅是學佛的開始,而是自始至終貫穿著整個修行過程。

本文轉載自佛教在線公眾號

本文隻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本公眾號的轉載文章只為交流分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與我們聯繫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