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第822期)

盛某,男,28歲。初起發熱惡寒,體溫38.2℃,渾身骨節酸痛,汗出不暢,診為感冒而投發散之劑,發熱纏綿月余不退,繼則出現胸脘痞滿,不思飲食,食入加脹,身面漸黃,尿也如濃茶樣,經肝功能檢查,黃疸指數20部門,谷丙轉氨酶600部門,舌苔黃膩,脈滑數。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吳茱萸湯(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唐某,男,54歲。患者不慎飲食生冷,夜半突然嘔吐數次,旋即下利無度,腹痛,輾轉不寧。形體消瘦,目眶凹陷,口乾欲飲,水入即吐,心下痞塞,呻吟不止,心煩,頻頻登廁,兩腳攣急,手足逆冷,溲短,舌質淡紅,苔薄白微滑,脈弦細。

辨證:中陽受損,氣機不暢,升降失常

治則:溫中降逆,理氣舒筋

方葯:吳茱萸湯

吳茱萸6g,黨參10g,生薑5g,大棗5枚。加木瓜10g,木香3g 。

日服1劑,吐利減輕,肢痛即止,次日繼進1貼即安。(李晶.傷寒論方證葯研究.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2)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243條: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傷寒論》第309條: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傷寒論》第378條: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各家論述

《金鏡內台方議》:乾嘔,吐涎沫,頭痛,厥陰之寒氣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氣內甚也,煩躁欲死者,陽氣內爭也;食谷欲吐者,胃寒不受食也。此以三者之症,共用此方者,以吳茱萸能下三陰之逆氣為君;生薑能散氣為臣;人蔘、大棗之甘緩,能和調諸氣者也,故用之為佐使,以安其中也。

《醫方考》:方中吳茱萸辛熱而味厚,《經》曰:味為陰,味厚為陰中之陰,故走下焦而溫少陰、厥陰;佐以生薑,散其寒也;佐以人蔘、大棗,補中虛也。

《醫方集解》:此足厥陰少陰陽明葯也。治陽明食谷欲嘔者,吳茱萸、生薑之辛以溫胃散寒下氣;人蔘、大棗之甘以緩脾益氣和中;若少陰證吐利厥逆,甚至於煩躁欲死、胃中陰氣上逆,將成危候,故用吳茱萸散寒下逆,人蔘、薑、棗助陽補土,使陰寒不得上乾,溫經而兼溫中也,吳茱萸為厥陰本葯,故又治肝氣上逆,嘔涎頭痛。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