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傳習非遺文化 弘揚女茶師特色

傳習非遺文化 弘揚女茶師特色

——記安溪鐵觀音女茶師非遺傳習所理事長何環珠

春風和煦,香氣馥鬱。3月7日上午,安溪鐵觀音女茶師非遺傳習所揭牌儀式在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舉行,來自學界和業界代表300餘人參加了大會。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陳友愛同志和安溪茶學院黨委書記雷國銓同志共同為傳習所揭牌,並為傳習所理事長何環珠女士頒發證書。

安溪鐵觀音女茶師非遺傳習所成立大會合影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陳友愛同志和安溪茶學院黨委書記雷國銓同志共同為傳習所揭牌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陳友愛同志為安溪鐵觀音女茶師非遺傳習所理事長何環珠女士頒發證書

參會部分嘉賓與安溪鐵觀音女茶師非遺傳習所成員合影

據悉,安溪鐵觀音女茶師非遺傳習所成立以來,現有成員近120人,涵蓋高校教師、茶農、茶藝師、茶商、茶學專業學生等相關人士,傳習所做為深化「產教融合」的新型載體,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家以女性茶師為主體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傳習平台。她的成立,進一步加強了女性茶業隊伍建設,也為校地合作共同服務安溪鐵觀音茶產業發展增添了又一特色陣地。

據安溪鐵觀音女茶師非遺傳習所理事長何環珠女士介紹,通過傳習所平台,可以得到從茶園建設管理、茶葉採製加工、茶湯茶道等全方位的學習與交流,能夠更好的弘揚女茶師的匠心精神,創新傳承方法,傳播安溪鐵觀音製作技藝的非遺文化。傳習所也將在校地雙方的協同支持下,承擔起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力爭辦出特色、辦出水準,努力建成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特色人才陣地,助力安溪鐵觀音茶產業發展二次騰飛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早日實現。

據了解,在茶園建設管理、茶葉採製加工、茶湯茶道以及茶葉行銷等茶產業流程中,約有80%的女性在幕後工作。何環珠設立傳習所的初心就是要集合安溪鐵觀音茶產業的原鄉品牌和福建農林大學的學科優勢,支撐傳習所作為公益性人才平台,吸引國內外有志於茶文化傳播的優秀女性人才到安溪合作交流,用易懂、易通、易受的傳習手段,面向女性大學生、女性創新創業者、女性帶致富帶頭人、女性茶文化傳播者,講好茶故事、講透茶文化、講活茶技藝,形成示範帶動效應。

「從來佳茗似佳人」,做為安溪鐵觀音茶產業女茶師中的領軍人物,何環珠一直不懈追求精益求精的製茶品質。正是這種持之以恆,她被選入文化和旅遊部、財政部文化產業創業創意人才扶持計劃,並在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產業人才高級研修班、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乾部學院文化產業創業創意人才培訓班學習,時刻將製茶技藝、製茶哲學和茶文創融合協同發展,堅持用文化加值茶產業為安溪鐵觀音製作技藝這一寶貴的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傳播貢獻力量。

何環珠(左)與斯裡蘭卡嘉賓搖青

何環珠(左二)和茶學專家一起觀摩包揉好的鐵觀音茶

「拔開雲霧見月明」,在何環珠的帶領下,安溪鐵觀音女茶師非遺傳習所以特色立所,以產業立足,成立之初就被授予了「鄉村振興婦女創業人才孵化基地」。為了更好促進女茶師成長成才,她為傳習所聘請了浙江大學屠幼英教授以及來自美國、德國、澳大利亞、丹麥、斯裡蘭卡等國家的等26位茶學專家作為傳習所導師,匯聚女茶師排頭兵的特色力量,將安溪鐵觀音的製作技藝、茶藝、茶禮、茶事活動以及茶行銷創新化整合,探索茶文創事業和茶產業,弘揚匠心精神,再造原鄉品牌。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帶動女茶師們傳習非遺文化,為茶產業加值,何環珠與安溪鐵觀音女茶師非遺傳習所正在前進,越行越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