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第二批科創基金發行降溫,基民應持長期投資態度

全文共2339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

自首批科創基金開始建倉後,第二批科創基金中也有產品正式成立。6月11日,鵬華基金旗下科創產品率先發布公告表示基金合約生效。而根據相關公告顯示,其余4隻科創基金也都提前結束募集,預計將在後期陸續成立。不過,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相較於首批合計1200億元實募規模、配售比例大都在10%左右的火爆場面,第二批科創基金明顯出現發行降溫情況,配售比例均在40%附近。

01

發行降溫,第二批產品配售40%左右

6月11日,鵬華基金發布鵬華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鵬華科創主題3年封閉混合”)基金合約生效公告。公告顯示,該基金合約於6月10日生效,募集期間淨認購金額達9.89億元,有效認購總戶數為4.92萬戶。也就是說,戶均認購約2.01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募集期間基金管理人的從業人員認購41.3萬份,公司高管、基金投資和研究部門負責人持有區間為10萬份至50萬份(含),基金經理持有區間為0至10萬份(含)。對於不同類型投資者的佔比情況,北京商報記者從接近公募基金人士處了解到,此次鵬華科創主題3年封閉混合的投資者中,普通投資者居多,也有少部分機構投資者。此外,也有渠道方面人士表示,參與認購的大部分都為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會比較少。

據悉,第二批5隻科創基金於6月5日開啟募集,募集上限為10億元。對於募集規模超出上限的情況,采取末日比例確認方式。就當前情況看,5隻產品全部提前結束募集。其中,富國、鵬華、廣發和華安4家基金公司已發布公告表示,旗下科創基金的認購申請確認比例分別為44.24%、32.87%、36.39%和39.25%。而萬家基金方面也表示,基金實際募集情況已達到基金合約生效的備案條件,決定提前結束募集。

這與首批科創基金的發行情況形成鮮明對比。4月29日,包括匯添富科技創新、華夏科技創新等在內的首批7隻科創基金正式發行,並全部於當日提前結束募集。據公開數據統計,7隻產品累計募集超1200億元,最終的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由低到高分別為3.6%、3.9%、4.32%、4.72%、9.75%、10%和22.02%。也就是說,第二批科創基金的配售比例遠高於首批產品。

對於配售比例的大幅提高,滬上一位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說明實際募集規模有所減少。據公告數據粗略計算,富國基金、鵬華基金、廣發基金和華安基金旗下產品的實募規模分別為22.6億元、30.42億元、27.48億元和25.47億元。“由於採用了3年封閉期,基金的流動性會大打折扣,因此,投資者認購的熱情也有所下降,就像首批有一隻封閉式產品募集規模也僅為45億元左右。”上述市場分析人士如是說。

02

多因素推動,產品募集前端倪已現

事實上,早在第二批科創基金開啟募集前,發行降溫的信號就已出現。如監管層要求基金公司及銷售機構不得過分炒作科創基金的銷售情況,應告知投資者相關風險等。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6月4日上午,監管部門向部分基金公司下發《關於科創板基金的銷售要求》,要求從四個方面規範科創基金的銷售工作。包括基金管理人及銷售機構應合規穩健開展基金銷售業務,不得人為製造緊俏氛圍,不得在募集期間對外披露銷售數據,不得使用微信等媒體渠道擴大宣傳,嚴禁虛假宣傳,嚴禁製造炒作熱點。同時,需嚴格落實投資者適當性原則,清晰揭示投資風險,將適當的產品銷售給適合的投資者。

在發行日期方面,應嚴格按照基金法律文件公告的基金發售日期開展認購,不得在產品發售日期之前開展預約認購,不得擅自變更基金發售日期。另外,還要強化認購業務流程和信息技術系統運營管理,及時退還投資者認購不成功款項。

而除了監管層的要求外,股市震蕩、科創板標的尚未落地等因素也使得投資者認購熱情減退。北京某第三方機構人士直言,在第二批科創基金發行的時點,A股仍處於調整階段,市場認購新產品的熱情不高,且外部環境尚不穩定,大部分投資者傾向於持幣觀望。同時,在首批科創基金搶佔先發優勢,以及科創板具體落地時間不明確的當下,投資者提前參與的熱情也會逐漸降低。

03

機遇與風險並存,

投資者應持長期布局態度

雖然3年的封閉期的確給部分投資者帶來了一定的流動性困擾,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科創板投資方面,投資者更應抱有長期布局的態度。

萬家科創主題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李文賓表示,一方面,科創板企業大多處於初創期,3年封閉期的限制能夠充分享受這些企業成長帶來的紅利;另一方面,能讓基金經理對到期日、流動性有更充分的預期,提高資金投資效率。

鵬華基金副總裁高陽也表示,科創板的企業集中於科技創新領域,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由於科創板突破了舊有的以盈利為基礎的上市審核體制,對於公司估值定價提出了新的挑戰,特別需要具有長期詢價定價專業能力的投資者參與其中,以促進科創板的合理定價,並挑選出長期持續增長的高科技企業,實現為投資者保值增值的既定目標。

而近期上交所科創板股票公開發行自律委員會的倡導建議也為科創主題封閉基金的長期運作提供利好。6月8日,上交所發布公告表示,上交所科創板股票公開發行自律委員會近期召開會議討論認為,應充分發揮中長線資金作用,壓實主體責任。建議除科創主題封閉運作基金與封閉運作戰略配售基金外,其他網下投資者及其管理的配售對象账戶持有市值門檻不低於6000萬元,安排不低於網下發行股票數量的70%優先向公募產品、社保基金等6類中長線資金對象配售。

也就是說,根據該建議,包括6隻科創主題封閉運作基金和6隻戰略配售基金在內的共12隻產品參與科創板打新的基本參與市值為1000萬元,而其余的大部分參與者的門檻或被提高至6000萬元。有投研人士強調,未來市場化定價體系下風險與機遇並存,對於擁有長期詢價定價專業能力的投資者來說更具優勢。但是,科創板在流動性、退市制度、投資集中等方面的特有風險也同樣不容忽視,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配置該類資產的權重比例,過高比例配置並不可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