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跑步要講究4個學問,才能強身健體,不傷關節不毀膝蓋

越來越多的人更加註重運動給身體帶來的健康,所以很多人都會為自己制定一個運動健身的計劃。而每天晨跑或者晚上跑步就成了一項比較熱門的運動。不過,很多人在才開始跑步的時候都會感覺腳關節部位特別痛。但是又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其實這是因為跑步姿勢不正確對關節造成損傷而導致的。所以,看似簡單的跑步其實還有很多的學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怎樣跑步才不傷關節?

第一:跑步的姿勢很重要。

很多人認為跑步是最簡單,最沒有要求的運動,隨時隨地可以進行。其實跑步是講究科學原則的,若是姿勢不正確,很容易發生運動性損傷,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所以,要想減少跑步對關節的損傷,首先要調整跑步姿勢,跑步其實也是有正確的落腳點的。如果落地姿勢正確的話,膝蓋處的彎曲將起到極好的緩衝作用,不會對膝關節造成損傷。

第二:跑步前要進行熱身。

為什麼很多跑步者在跑步的前幾天膝關節會痛,這就是因為人的身體也是有一個適應過程的,此時身體還沒有徹底適應跑步的狀態。而人的膝關節等位置的關節囊還未分泌潤滑液。所以跑步的時候就會對膝關節造成磨損,所以會有膝蓋痛的感覺。

第三:循述漸進的增加跑步的速度。

很多跑步的人在開始的時候,跑步的速度不能太快,這是因為跑步的速度越快意味著會對膝蓋產生更大的衝擊力,對膝蓋傷害的可能也就更大。對於一些開始跑步的人來說,最好是速度慢一點,這樣就可以把跑步對身體的損傷降到最低。

第四:慢慢增加跑步的距離。

對於初次跑步的人來說,不能第一天就跑很遠的距離,而是需要慢慢增加運動量,但是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所以每次跑步時的自身感受非常重要,這種感覺是以身體不感覺到非常累為此。如果感覺跑完了預定的距離之後,還感覺很輕鬆,那就可以繼續多跑一點。

綜上所述,跑步也是要講究方法的,不能盲目的瞎跑。否則如果拉傷了腿部的大小關節,非但沒有起到鍛煉的效果,還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