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房地產企業進軍機器人產業,能玩得轉麽?

文|鄰章

無論是成為變形金剛中的炫酷,還是超能陸戰隊中的大白,智能機器人帶給了我們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暢想。而當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迎來第三次中興後的快速發展以及來自政策利好和資本賦能和眾多玩家的參與下,智能機器人的進化革命正在加速發生。我們過往所期待的這一集合了高級整合控制論、機械電子、電腦、材料和仿生學的產物的高科技產品,也或將會以更快的速度賦能社會各個行業,帶來生產力的革新,走入尋常百姓家。

一、技術爆發+政策賦能,機器人領域迎來眾多玩家

從現實來說,智能機器人並不是一個新鮮名詞。其實早在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說《羅薩姆的機器人萬能公司》中,就創造了機器人這個名詞;而後在1939年美國紐約世博會上展出了西屋電氣公司製造的家用機器人Elektro,在1945年達特茅斯會議上,馬文·明斯基更是提出了機器人的基本定義提出了智能機器“能夠創建周圍環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問題,能夠從抽象模型中尋找解決方法”的基本定義,1959年 德沃爾與美國發明家約瑟夫·英格伯格聯手製造出第一台工業機器人。隨後更是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製造工廠——Unimation公司,英格伯格更是被稱為“工業機器人之父”。我國事實上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也開始機器人的研究,並且隨著政策和需求助推,整體而言發展也是頗為迅速。

而當下,隨著隨著人工智能第三次中興和利好政策賦能,機器人產業又一次迎來騰飛期。

從技術來說,機器人走向智能化,難點在於感知、認知和行為控制這三個方面。感知主要是基於視覺,聽覺及各種傳感器的資訊處理;認知部分則負責更高層的語義處理,如推理,規劃,記憶,學習等;行為控制部分專門對機器人的行為進行控制。而機器人高度智能化的則三大難題,則有可能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第三次中興而帶來的包括電腦視覺,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動作軌跡識別以及自我學習能力的飛速發展,為機器人產業的騰飛插上翅膀。

從政策利好來說,機器人產業早已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競爭高地,美、中、日、韓等國家都將其視為國家戰略之一。在我國近年來就相繼頒發了《中國製造2025》、《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等綱領性檔案,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諸多利好政策賦能。

而正是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快速進步加上國家利好政策的賦能,為我國機器人產業進入新一輪爆發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以至於吸引了諸多嗅覺敏銳的玩家在近年來紛紛入局,這其中不僅有獵豹、美的、富士康、新松、大疆等科技企業,還更有房地產企業,諸如碧桂園也進入了機器人產業,準備搶佔這一波機器人革命。

9月8日,佛山市順德區與有宇宙第一房企之稱的碧桂園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行簽約儀式,宣布碧桂園機器人谷項目正式落地,碧桂園計劃未來五年內在機器人領域投入至少800億元,將機器人更廣泛地運用到建築業、社區服務、生活起居等各類場景當中。

二、房企進軍機器人產業,其實也並不值得詫異

碧桂園進入機器人產業,初看之下的確令人有些詫異,畢竟在固有認知中,機器人這類高科技產品,玩家應該是高科技公司,與房企應該是牽扯不上多少瓜葛。核心疑問在於:房地產企業進軍機器人產業,能玩得轉麽?但細想之下,其實碧桂園等房企進入機器人產業也並不值得意外或是詫異。

為什麽這麽說?其實房企進入機器人產業,既有內在需要,也有外在機遇,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這樣四個層面來看。

1.房企危機意識趨勢下的多元化轉型

雖然從期中業績來看,碧桂園、恆大、萬科三大龍頭房企合約銷售總額已經突破兆,在營收和淨利潤上也都分別錄得良好成績,持續引領行業發展,但在實現業績高增長的同時,房企負債率攀升的現實以及國家調控政策的進一步趨嚴,危機感意識強烈的房企們其實都開始了多元化轉型,以此分化風險。

此番碧桂園以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進軍機器人產業,事實上隻不過是碧桂園在此前物業、新零售、現代農業以及產城融合戰略下的又一多元化新舉措。其實不止碧桂園,此前恆大集團其實也開始瞄準科技和製造業,開始多元化探索,諸如其在前不久通過投資賈老闆的FF公司切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就是其在科技領域的舉措之一。

2.在機器人產業上,房企與眾多科技企業在很大程度上處於同一起跑線

從現實來說,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一方面是技術密集型產業,而另一方面其更是資本密集型產業。而在這兩個層面,從實際情況來看,房企碧桂園相對於絕大多數的科技企業而言,其實並未處於劣勢,反而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乃至還有所優勢。

首先從技術層面來說,機器人產業首先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歸根結底其實是落在了相關科技人才的競爭上。對於科技企業而言,可能其在技術積累上有著一定的先發優勢,但綜合來看,隨著人工智能第三次中興的時間並不長久,技術積累優勢其實對於多數科技企業而言,也並未見得有多麽強悍充沛。

而從機器人產業的人才儲備和吸納來看,以傳統認知相反的是,碧桂園在機器人技術的人才儲備實際並不弱,從碧桂園公布的數據來看,當下碧桂園旗下的博智林機器人已吸引了來自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高校的百餘名博士和科研精英加盟,並且還計劃在未來五年引進10000名全球頂級機器人專家及研究人員。而這一陣容和未來人才吸納規劃,實際上多數科技企業都不見得能比得上。

其次從資本層面來說,機器人產業屬於資本密集型產業,沒有強力的資金支持,其實很難玩得轉研投產的一系列流程。而在過去一年,其實我們更是看到多位機器人產業玩家因為資本不足而頻頻暴雷。據智東西報導,曾獲得“中國機器人認證”001證書編號的棠寶機器人,其因受母公司棠棣資訊影響,由於資金鏈斷裂深陷倒閉風波。在此之外,還有小憶機器人、木爺機器人、遠程視界機器人等多家公司,也深陷人事動蕩。

而相對於這些缺乏資金的玩家而言,碧桂園在當下卻擁有充沛的資金可以扶持研發需求,從相關數據來看,截至2018年上半年,碧桂園的現金及銀行存款以及超過了1600億,而在機器人產業上,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更是表示要在未來五年投入800億,這樣的大手筆,在彰顯決心的同時也為碧桂園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解除了資金掣肘。

3.在機器人產業上,碧桂園更具需求驅動和場景落地優勢

事實上,相對於科技企業進軍機器人產業而言,其實碧桂園對機器人更具備需求驅動和場景落地優勢。

從實際來說,房地產具備資本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的雙重特徵。作為宇宙第一大房企,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碧桂園員工數量已經超過18萬。而在企業人力成本不斷高企和人力勞動安全需要為核心的現實下,將建築業送進“無人建造”時代無疑是值得勞動密集型企業嘗試的方向。在此之前,事實上同樣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富士康,早在2011的時候,加傳出在未來要用“百萬機器人”取代工廠內的產業大軍。

另一方面,碧桂園相對於科技企業而言,其更具備機器人落地優勢。作為一家全產業鏈覆蓋的房地產企業,從其前披露的半年業績公告,碧桂園已簽約或已摘牌的國內項目數為1991個,對建築機器人有巨大的潛在需求。此外,在碧桂園既有的物業、教育、社區零售、醫療、酒店等生活場景中,服務機器人也大有施展用處之處。可以說,碧桂園對機器人的內需其實是巨大的。

4.機器人的未來市場需求巨大

而從市場容量來說,機器人的未來前景廣闊,將是一個數兆級容量的市場。僅就當下國內市場而言,工業機器人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服務機器人需求潛力巨大,特種機器人應用場景顯著擴展。

而市場調研機構IDC在2017年發布的《人工智能時代的機器人3.0新生態》白皮書數據更是顯示:到2020年,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在醫療、零售批發、公共事業和交通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70億美元;中國市場在未來十年更將成就機器人產業的兆市場規模。其預計到2027年,智能機器人產業在中國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6兆元人民幣以上,巨集觀經濟層面,中國5-8%的GDP將由機器人拉動和促進。在此趨勢下,創新工場CEO李開複在此前更是大膽預計,“未來十年,翻譯、記者、助理、保安、司機、銷售、客服、交易員、會計、保姆,這些職業中90%的從業者將會被機器人取代。”

如此種種,顯然有些人工智能威脅論的味道,但更是彰顯了機器人產業市場前景廣闊容量巨大的現實,而在這樣的現實下,顯然容得下多個玩家發展。這對於在內需已十分巨大的碧桂園而言,更擁有了外在擴展的機會。

三、科企房企齊努力,共同譜寫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詩與遠方

從現實來說,雖然中國機器人產業經過多年發展,自2013年起我國就成為了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2014年銷量就達到5.7萬台,同比增長56%,佔全球銷量的1/4。但中國機器人產業也與其他一些產業一樣,同時也面臨產業鏈關鍵環節缺失、零組件中高精度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依賴進口等核心技術受製於人,從而大而不強的困境。

解決這些困境,促進中國機器人產業掌握更多核心技術,實現由大到強,顯然是當下所有有志於進軍機器人產業的中國玩家的共同任務和願望。而在當下已經進入了機器人產業的諸多科企房企的規劃目標中,我們就已看到了他們對於打造機器人全產業鏈和掌握核心技的渴望。

諸如在碧桂園計劃在順德未來幾年打造的面積達10平方公里的機器人谷的規劃中,我們就看到,碧桂園將機器人谷項目規劃為了——由“機器人龍頭企業總部為核心的總部基地組團;機器人全產業鏈生產基地的智能製造組團;依托知名科學家研究實驗室和優秀人才培訓基地的機器人學院及科研院校組團;搭建機器人產業公共服務平台的機器人科研服務支撐平台組團;提供機器人眾創太空、助力中小企業發展的李澤湘-博智林機器人創業園區”組成的五大組團,而這樣的組團格局,也將其打造機器人全產業鏈和突破核心技術,賦能中小企業發展的野望顯露無疑。

誠如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當時在簽約現場所言:“我們期望與來自全世界的高校和科研機構攜手,打造世界一流的機器人研發基地,為國家智能製造做出我們的貢獻。”

隨著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技術突破和中國科企房企的共同努力,我們在此也可大膽預期,當下中國機器人產業所面臨的核心技術受限、大而不強的尷尬困境,在不遠的將來,也將會與過往我國的許多產業一樣,實現由弱到強在反超引領的新格局,譜寫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詩與遠方。

注:本文所有圖片源自網絡。

文|鄰章【微信號:ZLxgic,微信公眾號:TMT317】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人系獨立撰稿人,騰訊科技2016年年度新媒體,關注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文章在虎嗅、鈦媒體、界面新聞、百家號、搜狐科技、騰訊、雪球、品途商業評論、今日頭條等30余家平台發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