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武功中的雙虛步是內家武學的基礎,悟此方可言技擊與養生

武功中的雙虛步是與《太極拳論》中的「雙重」相對應的功夫,是內力的微妙應用,並不是單純指重心。《太極拳論》認為「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製,雙重之病未悟耳!」意思是說,一犯「雙重」之病,你怎麼練都沒用,哪怕你每天練多長時間都不能運化,一旦與人交手,都會被人打敗。

這種「雙重」之病並非太極拳所獨有,可以說凡是練功夫都是要避免這種現象,才能練成高深的功夫。社會上很多專家學者對這個「雙重」各有述說,但是以我所知所看,多是以猜測出之,並沒有實修實證。比如很多人認為雙足重心相同就是雙重,或者進一步認為手和腳放在同一邊重心是雙重。這些都是胡亂猜想,並沒有真正的去體驗和思考。

雙重重心平均放在雙足的情況在太極拳的行拳走架中基本上是很少見的,多只見於樁功之中,比如無極樁和渾圓樁,但是這兩個樁功在世傳太極拳中是最主要的樁功。如果以重心平均而論雙重,那麼是不是說前人所傳所教是騙人?而手足重心同放於一側就是雙重之說,更是大誤。誰要是把手特意放到重心的另一側,人就失去平衡了。僅以太極拳的雲手而論,他就是手和足的重心一致的。

那麼怎麼避免雙重呢?我的老師李兆生先生在已經出版的有關循經二十四式太極拳的書中,第一個展示的就是宗風所傳的雙虛樁,是介於虎步(虛步)龍行(弓步)之間的樁功。書中言道雙足平均受力,或不受力。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雙足一前一後,則分為陰陽,至於重心如何,雙足是否受力,在內力出現之後,則自然妙用在其中,無所謂受力與不受力了了,也無所謂雙膝是直是彎。

這種雙虛之法,隱藏在武當宗風之中。以諸多基礎功夫而言,比如小鍊形的「金鋒抖肘」,「搖身掌」,以及元明八式,這些功夫的預備式剛開始練習時都是要求雙腿站直,切忌彎曲,這是為了氣與力合,以期武技演化,虛實有形。初始練習之時,這樣一站,周身力量就有了。但是與此同時的就是比較硬,不如雙膝彎曲的靈活。

然則久久行功,當功夫火候到了,內力初生之後,就會發現雙膝自然松活起來,呈現似彎非彎,似直非直的狀態,此時則是既有氣與力合之效,也有氣機陰陽交注之功。如《太極拳論》中所言:「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此時方可知傳統功夫的真實不虛,這也是傳統國術的老師在教學中為什麼不會說太多東西的原因。很多東西不用說,你練到了自然明白,功夫不到,說什麼都沒有用,說多了反而會起反作用。

很多人不懂裝懂,不練功夫,天天鑽到故紙堆中去思考,這樣做是沒有用的。真正的功夫是關係到人身的奧秘,每個人的身心情況不同,呈現出來的情景自然不同。不能套用現代科學技術針對工業化生產的方法來進行研究。

在沒有這種一站雙膝自然虛活的體會之前,你一站立,雙腿站直,則僵硬,雙膝彎曲則重心下沉,步子自然沉重而失之虛靈。而一旦有了這種虛活的感受,則自然無雙重之病矣。當然這種虛活之感受,僅是內功武技的初始,如要想更加真實的體會宗傳內功的高深奧妙,還是要繼續努力,追尋太乙循纏經以為用方可。雙虛步是內家武學的基礎,他是內力初生之後才能有所體會的功夫,並不是想像得來,要勤學苦練,才有的內功感受,悟此方可言技擊與養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