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你的白茶澀而不化

茶季,茶友、同業交流極多,每天至少都要泡上十幾泡茶,多的時候從早到晚要接待四五波朋友,泡上二十幾泡茶,不同茶類、不同工藝、不同樹種、不同年份都在對比討論範圍。

有些茶湯順滑爽口,有些則是澀而不化。按慣性思維理解,應該是茶湯顏色越深的茶葉,湯感越順;年份越久的白茶,湯感越柔,事實卻往往並非如此。那麼澀而不化又是怎麼回事呢?

茶的滋味由澀、苦、鮮、甜、酸、鹹六種味素組成,其中澀、苦、鮮三種味素構成了茶滋味的主體風格,茶湯中的澀味有別於其他一切食品和飲料,澀味是多酚類物質中兒茶素類,特別是脂型兒茶素,其組合和濃度,不僅構成澀味主體,也是茶湯濃淡、茶葉品質優劣的主體物。

在白茶萎凋過程中,脂型兒茶素在水解酶的作用下發生水解作用,生成簡單兒茶素,使原來的苦澀味轉成醇和滋味,也增加了有機酸含量,促進其他香氣物質的形成,故製茶中的水解作用,對茶葉品質的形成帶來有利的影響。

前文中我們提到的湯色越深或年份越久的白茶不一定湯感順滑,主要在於這類白茶萎凋或後期轉化過程中脂型兒茶素未充分水解。澀感重的白茶大多是萎凋不到位,或者是萎凋時間過短,或者是萎凋過程低溫低濕,或者是萎凋走水過快;一些澀感粗重的老白茶則普遍是前期工藝不理想加上高火焙乾。

遵循自然規律,不爭氣象,不搶時間,讓茶葉在舒適環境下自然走水,適時並篩,合理養茶,物質自然轉化充分到位;低溫成茶,不破壞水解酶活性,後期存儲過程中,物質沿特定路徑降解為可溶於水的小分子物質,老茶自然平和生動。

依循傳統工藝,方解自然本味。

品一杯好茶,享半晌清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