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華藝術與資本論壇:專家共話藝術、資本與制度創新

  2018年3月17日,當一場久違的春雪為京城帶來無限驚喜的同時,由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主辦的“2018清華大學藝術與資本論壇”在清華大學中央主樓隆重召開,來自文化藝術、學術、資本等不同領域的400餘位專家學者、企業大咖、主流媒體濟濟一堂、暢所欲言,共同呈送了一場精彩的思維碰撞盛宴。

  本次論壇以“藝術、資本與制度創新”為主題,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薛鐳教授、李飛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陳岸瑛副教授、章銳副教授協同15位從事藝術金融研究、藝術機構運營以及藝術品投資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及機構負責人從自身的研究角度出發就藝術金融政策與藝術品投資、藝術機構的市場化運營、藝術品交易模式創新及藝術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相關話題展開對話,並發表了獨到見解。

  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薛鐳教授作為論壇主辦方的代表,在會前為論壇致辭。薛鐳副院長表示,希望本次論壇能夠推動文化經濟方面和藝術品、資本、金融產業等多產業之間的關係;並使大家能夠對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有一個更深的認識,能夠與文化經濟研究院建立起長期密切的合作關係,共同推動中國文化經濟產業的發展。

  隨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藝術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黃雋教授圍繞國家政策、藝術品消費和金融發表了主題演講。她指出,中國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已經由生存型轉向了享受型和發展型,需求是從吃穿用轉向了對生活品質的需求,文化精神消費等消費持續增長,對財富管理的需求都有了很大的增長,藝術品是能夠集合這兩者需求非常好的載體。只有一部分具有動產、體積小、價值高的藝術精品能夠作為金融資產。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健康發展是中國藝術品金融發展的前提,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伴隨著財富的增加,人們對文化的需求,對藝術品的需求會越來越強烈,同時對財富管理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強烈。

  中央美術館館長張子康教授與參會人員探討了藝術博物館的非營利性問題,他表示,非營利機構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其所得到的資產和獲得的利潤不能分配。一是因為博物館肩負的建造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使命,決定了它的運營方式必須是非營利的。二是作為大眾的博物館,是用教育的概念運作的,其目的是培養藝術觀眾。一個博物館、藝術館獲得資金的方式有很多種,但必須與其自身的戰略宗旨結合,未來才能獲得長足發展。

  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在思考民營美術館的市場化運營問題時認為,生存就必須要考慮到可持續發展,美術館的運營模式是開源、節流、品牌建設。成立基金會、理事會,對美術館健康良性的發展保駕護航。引入合作方、讚助商,找到相應的資金支持,並通過與機構、媒體、藝術家合作,版權銷售等方式做好自己的特色。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在談到藝術機構如何創造價值的問題時表示,做展覽,做項目,建立讚助理事會,通過公益性的展覽培養更廣泛的藝術愛好者群體,都是價值來源,每個機構都要好好把握自身特點,在基於收藏、學術資源、特殊觀眾人群這些方面用力,做大優勢,是實現價值的基礎。

  此外,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藝術產業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國家畫院理論部研究員朱其教授、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教授、中國工藝藝術品交易所總裁高常梓等十餘位專家學者及機構負責人,結合自身研究角度先後與在座各位文化資本領域同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最後,“2018清華大學藝術與資本論壇”的總策劃人,清華文化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蘇丹為論壇做總結發言。他表示,從經濟管理學的角度切入到藝術領域,是藝術界的一件幸事,藝術界需要這種思維方面的支持。此次論壇圍繞藝術品交易、藝術機構運營、藝術金融等相關主題展開討論,旨在探求如何通過科學有效的藝術市場機制、藝術管理體系,厘清藝術與資本的邏輯關係,從而引導資本理解、尊重藝術價值,使藝術合理利用資本力量,實現藝術與資本的雙贏。

  作為論壇的主辦方,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是清華大學自主建立的跨學科交叉校級科研機構,於2017年10月正式成立。文化經濟研究院的使命是探索文化經濟發展的理論和規律,為文化經濟理論創新做出貢獻,成為中國文化經濟高端智庫,中國文化產業進步和國際化的推動者。蘇丹表示,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今後將會定期舉辦“清華大學藝術與資本論壇”,並致力打造其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藝術與資本高端交流平台。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