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互聯網不僅讓很多人變得愚昧,也讓我們變得刻薄

記者 |

編輯 |

1

撰文 | 陳佳靖

編輯 | 黃月

《渺小一生》

[美] 柳原漢雅 著 尤傳莉 譯

理想國丨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9-05

《渺小一生》是一部書寫友情的小說。故事開始時,小說中的四個男生剛剛從馬薩諸塞州的一所著名學府畢業,準備一同在紐約大施拳腳:威廉一邊在餐廳做侍者,一邊尋覓在劇場演戲的機會;馬爾科姆和傑比家境殷實,分別進入建築師事務所和藝術雜誌社工作,卻對未來感到迷茫;裘德是四個人中最聰明的一個,他同時主修法律和數學,是一名出色的助理檢察官,但對於自己的過去卻諱莫如深。

不過,本書講述的卻不僅僅是年輕人之間的相伴相助。在上下兩冊、共計七百多頁的篇幅中,主角裘德的形象逐漸清晰起來,他身上的種種疑點,譬如孤僻、貧窮、身體上的跛瘸以及總是突如其來的疼痛被一點點揭開,引向故事的真正主題:男童遭遇性侵的問題以及它對於受害者一生的影響。事實上,這並不是作者柳原漢雅第一次關注這一主題了,在其處女作《林中祕族》中,她就曾以大膽的手法描繪過加害者的視角。之所以選擇男性而非女性,是因為柳原認為男性面對的社會製約更為複雜和隱晦,他們受到創傷後往往被壓抑、忽略,也因此造成了更深遠的影響。

在某種程度上,《渺小一生》選擇以友誼化解人生傷痛的做法與當下許多年輕人的生存現狀不謀而合。他們多半背井離鄉,在外獨自闖蕩,鮮有親情和愛情的眷顧,同性之間的羈絆成了唯一能夠依靠的力量,這也是本書打動人心的地方之一。

《巴黎評論·短篇小說課堂》

[美] 洛林·斯坦恩 塞迪·斯坦恩 主編 文靜 等譯

99讀書人·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9-05

這本書是九久讀書人繼《巴黎評論》“作家訪談”系列之後推出的又一部文學讀物,內容仍來自美國著名的文學雜誌《巴黎評論》,但聚焦的不再是作家的長篇訪談,而是世界頂級的短篇小說。自創刊以來,《巴黎評論》除了發表訪談外,也一直在關注短篇小說的創作,希望通過刊載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來引領讀者的口味。2012年,時任《巴黎評論》總編輯的洛林·斯坦恩邀請了二十位當代一流的短篇小說作家,讓他們從雜誌以往發表的短篇小說中選出自己喜愛的一篇,並為之撰寫評論。二十篇小說加上與之對應的二十篇短評,成就了這部獨具《巴黎評論》特色的短篇小說選評集。

斯坦恩在本書的前言裡談到,這本書是為那些不習慣閱讀短篇小說的讀者準備的。之所以命名為“短篇小說課堂”,就是希望讀者能夠通過作家審視作家的專業視角,感受到短篇小說的豐富與精妙。書中收錄的小說風格迥異,展現了作家們獨特的審美情趣,但無一例外,這些作品在某種層面上都顯得很“怪”,同時仍然是成功的。其中不乏人們熟悉的作者,如雷蒙德·卡佛、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等,有的人則同時出現在評論者和小說作者的名單上,如莉迪亞·戴維斯和喬伊·威廉姆斯。在斯坦恩看來,優秀的短篇小說應當言之有物且言之有術,這部選集就是對“短篇小說何以優秀”的最佳解答。

《家:家園、家族與消逝中東的記憶》

[美] 安東尼·沙迪德 著 閻紀宇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19-04

安東尼·夏迪德出生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是一名黎巴嫩裔美國記者。在2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專注於中東地區的戰事報導,曾兩度獲得普立茲國際報導獎。記錄戰事、死亡和幸存者幾乎成為了夏迪德的日常生活,他本人也因工作多次遭遇當地政府的驅逐和逮捕。這些經歷使他對中東地區的政治、宗教以及社會階層問題有著極其深刻的理解。當他面對被以色列空襲的故鄉黎巴嫩時,他的感受更為特殊。在他心中,黎巴嫩不僅是一個飽嘗戰禍的地方,更是他根源意義上的“家”。這裡聯繫著他的家族和祖先在馬佳永建立的居所“伊斯伯大宅”,也代表著一份特殊的身份認同。

戰爭對個人、家庭乃至整個族群造成的影響是毀滅性的,正如夏迪德在《家》的開篇所寫,“它曾經所擁有的聲音和故事,盤子和碗,字母、語言和歷史,已在一瞬間,於這樣一個安靜的早晨灰飛煙滅。”如今,夏迪德的故鄉馬佳永已從曾經的交通要道淪為蠻荒之地。為了追尋過去的痕跡,夏迪德決定返回故裡,將祖先留下的舊宅修葺一新。在這本書中,他詳細記錄了這次修繕計劃的始末,並從個人回憶出發,追溯了整個家族為了生存而背井離鄉、從黎巴嫩一路流亡至美國的百年遷移史。這些普通人搖擺不定的命運走向,正印記了中東的過去與未來。

《專家之死:反智主義的盛行及其影響》

[美] 托馬斯·尼科爾斯 著 舒琦 譯

見識城邦·中信出版社 2019-03

當你要在一個不熟悉的領域裡做出艱難決定時,你會向誰尋求意見?過去,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少數接受過高等教育、擁有專業知識的專家,而在今天,人們寧願相信自己已掌握足夠的信息,可以自主做出決定。這些信息來自更便捷的渠道——互聯網的搜索引擎、數字媒體的傳播、“大數據”采集的主流觀點——但無論如何不會來自專家。“專家”二字已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智識的光環,乃至淪為人們抵製“精英主義”的關鍵詞。

在美國學者托馬斯·尼科爾斯看來,伴隨這一趨勢發展起來的不是“高知”,而是人們的自大、自戀,以及固執的無知。“互聯網不僅讓我們當中很多人變得愚昧,也讓我們變得刻薄。”但互聯網只是“專家之死”的成因之一。在本書中,尼科爾斯結合實際案例分析了“專家之死”背後的深層問題,進一步闡釋了專家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意義,以及人們應該如何看待專業知識。其中一些現象是美國特有的,還有一些則是現代社會和財富積累的必然產物。

如今美國人普遍認為,擁有平等的政治權利也就意味著對任何事物的觀點也應是平等的。對此,尼科爾斯深刻地指出,這種反智主義和平民主義相結合的文化心態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是荒謬的。它正在摧毀人類幾個世紀積累的科學和理性,並加速瓦解著民主社會運行的根本,如不加以警惕,後果將十分危險。

《中國食辣史:辣椒在中國的四百年》

曹雨 著

低音·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9-06

川菜、雲貴菜、湖北菜和湘菜是辣椒最常出沒的菜系,而如今,辣味飲食早已突破地域特色,成為了中國現代飲食的標誌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地超市、便利店大量售賣的辣條、辣豆乾、泡椒鳳爪、辣鴨脖等零食,更不必說隨處可見的麻辣火鍋、香鍋等菜肴了。近三十年來,這些辣味飲食在全國範圍內逐漸興起並佔據主導,不僅打破了地域的邊界,也擺脫了曾經“鄉村食物”的標簽。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現象並未發生在同樣作為主要調味料的鹽、糖、醋身上,可見,在辣椒盛行的背後,還有許多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

辣椒在中國飲食中的傳播路徑是怎樣的?它在當代中國是如何迅速普及的?在飲食之外還有哪些作用?這些關於辣椒的重要知識,你都可以在這本《中國食辣史》中找到答案。此書共分為三章,按時間線索梳理了中國食用辣椒四百年來的歷史,並分別就中國食辣的起源、辣椒的文化隱喻,以及辣椒與階級地位的關係展開了討論。作者曹雨在寫作時參考的文獻資料十分豐富,除了與現代人類學相關的研究理論外,還涉及各地方志中的“物產志”、稗官野史、文人隨筆、歷代小說等,使本書兼具學術性和趣味性,適合大眾閱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